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返程防范工作的條例
[ 關鍵詞:疫情期間返程防范工作 發表日期:2020-02-24 11:16:19 ]
目前,在醫務人員及各行業人員共同努力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得到了控制,各單位企業都準備復工了。國家反復強調不可大意,要做好防范工作。
我廠根據現實情況,總結了一些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返程防范工作的條例,分為返程前準備工作、行程中、到家后三部分,內容非常詳細,共大家參考使用。
一、返程前
1. 盡量推遲返程時間,觀察自己是否有發熱的情況,如果有,不要強行出門。
2. 沒有絕對安全的出行方式,做好防護最重要。 無論乘坐飛機、火車、大巴還是自己開車,都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
3. 出行前,請備好消毒產品,如免洗洗手液、消毒濕巾、肥皂。接觸傳播,是很多病毒的重要傳播方式。因此,保持手部衛生很關鍵。冠狀病毒不耐酸不耐堿,75% 酒精也可將其殺滅,所以:出行前,請備好酒精濃度達 75% 的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濕巾等。如果沒有這些,帶塊肥皂也可以,需要配合充足時間的流水洗手。
4. 出行前,請備好口罩(建議至少備 3 個)。 咳嗽、講話、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是很多病毒的重要傳播載體。而車廂、車站、服務區(如果沒做好錯峰安排)又可能是人流密集的地方,戴上口罩能有效隔離飛沫,預防傳染。 出門別只帶一個口罩,建議多備幾個,以防遇到突發事件或路程太長需要更換。
5. 出行前,請備好若干個塑料垃圾袋或保鮮袋。 帶夠垃圾袋,可以在行程中封裝污染物,比如把戴過的口罩單獨裝起來。
6. 不用帶清涼油、香油、VC 和板藍根,它們都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能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的物質是: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 然而,清涼油和香油中并沒有這些物質。服用 VC 或板藍根更是沒有充足證據證明有用。
二、行程中
1. 火車進站時面部識別,短暫的摘除口罩不要緊。 配合交通部門做好體溫測量,周圍有人咳嗽要保持距離,安檢短期過程不要緊,不用擔心。
2. 出行中,盡量隔位而坐,與人保持 1 米以上距離。 衛健委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返程中大家請盡量分散來坐,相互間隔出空位。在與別人講話交流時,請最少保持 1 米以上的距離,2 米以外會更安全。
3. 盡量不在旅途中摘下口罩吃喝。 建議在出行前后解決好吃喝的問題。如果行程太長,實在要吃,請與咳嗽人群保持距離,速戰速決,吃完替換口罩。
4. 摘口罩時,不要觸碰口罩的外表面。 口罩外表面是污染區域,觸碰可能會引起感染。正確做法是:通過掛繩摘除口罩,口罩盡量不要反復使用。
5. 用過的口罩,不要直接放入包里或兜里,以免造成持續污染。正確做法是:將口罩由內向外折疊后,裝進塑料垃圾袋或保鮮袋封口。
6. 勤洗手,不亂摸,保持手部的清潔。 很多人常會無意識用手碰眼睛、鼻子和嘴,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 在出行途中,時刻保持手部清潔,不四處亂摸,勤用清潔產品洗手,能有效降低風險。
7. 洗手時長不少于 20 秒。 用流水和肥皂揉搓洗手,能有效清除皮膚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請保持至少 20 秒的洗手時長。
8. 如果車廂里有一直咳嗽、打噴嚏的人,請確保他戴了口罩,并保持距離。 如果他沒有口罩,就送他一個。如果他還出現發燒發熱的癥狀,請馬上聯系乘務人員,建議可將座位空出幾排安置,形成一個暫時的隔離區。
三、到家后
1. 建議將外穿的鞋子放置于門外。或用鞋盒、鞋套將鞋子「隔離」,放在玄關,減小室內被污染的風險。
2. 建議將外穿衣物脫下,更換成家居服。 如果你認為途中衣物污染嚴重,可用 75% 酒精噴灑衣物,再將衣物內外翻面,掛于陽臺通風。
3. 按要求摘除口罩,扔進垃圾桶,不要隨意放置。 如果你認為途中口罩污染嚴重,可放入垃圾袋封口處理。
4. 處理完口罩和衣物,記得洗手消毒。 用流水加肥皂搓手 20 秒鐘。
5. 開窗戶,家里保持 5~10 分鐘的通風。 開窗通風有助于更新室內空氣,有效降低室內可能存在的病毒量,而且室外空氣經過「稀釋」,是不會把病毒帶進室內的。
6. 這些人在返程后,建議居家觀察幾天。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缺陷人群、兒童等人群,建議在返程后居家觀察幾天,如出現體溫升高并伴隨呼吸困難的癥狀,需及時就醫。
寫在最后:
這此疫情的教訓是慘痛的、深刻的,國家經濟付出了重大損失,上千人付出了生命代價。此事告誡我們,要愛護野生動物,愛護大自然,肆意妄為是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相信,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嚴格遵守出行制度,疫情很快就會過去。我們已經準備好優質的塔吊產品,等待著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