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Z63(TC6010)塔吊基礎施工方案,塔吊專項施工方案
[ 關鍵詞:QTZ63塔吊基礎方案 發表日期:2015-05-31 00:59:16 ]
第一節 塔吊選型及布置
二、編制依據
1、QTZ63塔吊說明書。
2、根據勘察研究院《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的建設場地層劃分。基礎持力層為人工素填土, 土質承載力在經過壓實后 fak≥220kpa.
3、設計圖紙及施工組織設計中的總平面布置圖。
三、地基、地質概況
1、根據塔吊基礎要求,土質承載力 fak≥200kpa,設計基礎持力層為人工素填土,經壓實處理后土質承載力 fak≥220kpa,滿足要求.壓縮量 Es≥15mpa。
四、塔吊性能
QTZ63 塔式起重機起吊性能:
① 最大起重量:6 噸
② 最大臂長:55 米
③ 獨立高度:27 米
④ 工作幅度:2.25-55 米
⑤ 起升速度:80/40/20m/min 轉速度:0~0.60r/min
⑥ 回
⑦ 變幅速度:44/22m/min
⑧ 頂升速度:0.40~0.65 m/min
第二節 塔吊基礎驗算
根據現場實際需要及塔吊工作特性,考慮 QTZ63塔吊的性能參數,按塔吊技術性能查資料可知:
塔吊自重為 36.2t=362KN
基礎自重為 5.0×5.0×1.35×24=980.1KN
活荷載為最大起吊重量 6t=630KN
基礎傾覆力矩為:①工作狀態:M1=1699KN?M ②非工作狀態:M2=2289KN?M
基礎穩定性驗算:本基礎所受荷載主要為豎向力和力矩,因此,應按承受偏心荷載作用計算。計算模型簡圖如下圖所示: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的規定:
偏心荷載作用時,基礎底面壓力應符合下列要求:
Pmax≤1.2f
當 e≤b/6 時, Pmax=(F+G)/A+M/W Pmin=(F+G)/A-M/W
當 e≤b/6 時, Pmax=2(F+G)/3Bca
f 為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Pmax 為基礎底面邊緣的最大壓力設計值;
Pmin 為基礎底面邊緣的最小壓力設計值;
e 為偏心距,e=M/(F+G);
F 為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豎向力設計值;
G 為基礎自重設計值;
A 為基礎底面面積;
M 為傾覆力矩,包括風荷載產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
W 為基礎底面的抵抗矩;
BC 為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礎底面邊長;
a 為合力作用點至基礎底面最大壓力邊緣的距離。
F 為塔吊自重及起重的荷載。
現驗算以上各式:由于塔基平面為正方形,邊長 BC 為 5.0m,故基礎底面的抵抗矩為: WX=WY=BC3/6=20.833m3 作用于基礎底面的傾覆力矩設計值 M 為: i)工作狀態下: M1=1699.0KN?M ii)非工作狀態下: M2=2289.0 KN?M
(1)工作狀態下
a=BC/2-M1/(F+G)=2.5-1699/(580+810)=1.28m。 可見,由于在工作狀態下, e=1.22m>b/6=0.83m,故在工作狀態下: Pmax=2(F+G)/(3BCa)=2×(580+810)/(3×5.0×1.28)=144.8KP。
(2)在非工作狀態下
a=BC/2-M2/F+G)=2.5-2289/(500+810)=0.75m。可見 ,由于在工作狀態下,e=1.75m > b/6=0.83m ,故在非工作狀態下:Pmax=2(F+G)/(3BCa)=2×(580+810)/(3×5.0×0.75)=2321.9Kpa
第三節 塔吊基礎施工
根據本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及本工程圖紙設計情況、塔吊說明書要求塔吊基 礎做法詳見附圖。
1)塔吊基礎施工工藝流程
基坑放線 (白灰線) →驗線→塔吊基坑土方開挖→墊層澆筑→基礎放線 (墨線) →驗線→底層鋼筋網綁扎→塔吊預埋腳柱安裝固定→上層鋼筋網綁扎→塔吊 基礎模板支模→塔吊基礎鋼筋模板驗收→塔吊基礎砼澆筑→砼養護
2)塔吊基礎施工工藝
基坑放線:
利用經緯儀將塔吊定位軸線測出,按照 1:1 放坡系數外放相應距離,撒白灰線示之,并通知項目技術負責人進行驗線。 塔吊基礎基坑開挖:采用一臺反鏟式挖掘機進行基坑開挖,現場架設一臺 SCD200 型水準儀進行基底標高控制。同時按照 1:1 的放坡系數進行放坡開挖。機械開挖應比設計標高高 20 ㎝~30 ㎝,剩余土方采用人工開挖。人工開挖的平整度為±50,開挖塔吊基礎(塔吊基礎尺寸為 5000×5000×1350mm)基坑,若基礎底土不滿足承載力要求則超挖至符合要求,并夯實坑底土方。塔吊基礎在整體開挖前,基坑在其他邊應考慮放坡,以防止基坑坍塌。
墊層砼澆筑:
墊層采用 C15 砼澆筑,在基坑開挖完成后,立刻將控制墊層厚度及標高的小木樁打設完成,每平方米范圍內應至少有一個小木樁;隨后在基 坑邊四周用 50×100 的木方圍起來;進行墊層砼澆筑,初凝后進行壓光處理。
基礎放線(墨線):
在墊層砼達到 30%以上的強度即可進行基礎放線。首先利用經緯儀將基礎定位軸線投測到墊層上,彈墨線示之;然后按照基礎的設計尺寸將基礎邊線測出,彈墨線示之;最后通知技術負責人進行驗線。
底層鋼筋網綁扎:
將塔吊基礎底部受力主筋安裝相應的間距要求綁扎到位,要求采用滿扎,同時在塔吊預埋腳柱區域內鋼筋網應采用點焊加固,最后放置 底層鋼筋網墊塊。
塔吊預埋腳柱安裝、固定:
由于本案塔吊基礎高 1350,比塔吊預埋腳柱高,為保證腳柱上部螺栓孔能露出基礎砼表面,在預埋腳柱底部加焊一段長約 500 的 14#槽鋼;接著將四個預埋腳柱安裝到塔吊標準節上,同時在四個預埋腳柱上焊接剪刀撐予以加固;然后用經緯儀將塔吊定位軸線投測到底層鋼筋網上,彈墨線噴白漆示之,同時將預埋腳柱位置處邊線測放出來;接著利用反鏟挖掘機將安裝有預埋腳柱的標準節吊入基坑,放到底層鋼筋網上,具體位置為上一 步驟測放出來的腳柱位置線內;然后利用水準儀測出標準節上部四角四個螺栓孔處的標高,根據高低差值,在底層鋼筋網上放置 1mm/2mm 不等的鋼板片予 以調整,直至四角標高差值在±2mm 以內;最后將其與底部鋼筋網焊接牢固。
基礎上部鋼筋網綁扎:
首先安裝 1500 左右的間距放置鋼筋馬蹬,接著將上部受力主筋按設計間距放置到位,進行綁扎,上部鋼筋網可以采用梅花狀綁扎。
基礎支模:
采用 15 后多層板做面板,50×100 木方做背楞,Ф 48 鋼管做外楞的模板支撐體系。
鋼筋、模板驗收:
以上工作完成后,通知項目技術負責人及監理單位進行 鋼筋、模板驗收。
塔吊基礎砼澆筑:
本案中塔吊基礎砼采用商品砼,由汽車泵配合進行砼澆筑,砼在振搗過程中要充分,快插慢拔,均勻振搗,避免過振。待砼初凝后,進行砼表面壓光處理。同時留置砼試塊。
塔吊基礎砼養護:
本案砼施工處于夏季,砼養護采用澆水覆蓋養護,連續養護不少于 7 天。當塔吊基礎砼強度達到不少于設計值的 90%上時方可進行塔吊上部結構安裝。
第四節 施工人員組織
由于塔吊屬于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它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因此塔吊基礎的施工應列入項目經理部的主要施工質量控制對象中;由項目經理牽頭,技術負責人把關,各部門各司其職,管理好塔吊基礎的施工質量與安全。
一、施工機具、材料準備
塔吊基礎施工需要配備以下施工機具及測量儀器
1、反鏟式挖掘機一臺
2、振動棒一只
3、交流電焊機一臺
4、鋼筋切斷機一臺
5、鋼筋彎曲機一臺
6、圓盤鋸一臺
7、活絡板手 12”2 把、18”4 把
8、鐵鍬 4 把
9、經緯儀一臺
10、水準儀一臺
11、安全帽每人一只、手套 30 付,工具包 2 只
二、塔吊基礎施工所需主要材料:
1、鋼筋:直徑 22mmⅡ級鋼 3.5t;直徑 14mmⅡ級鋼 0.3t
2、多層板:規格 915×1830×15,25 張
3、方木:規格 50×100×6000,30 根
4、鋼管:規格Ф 48,若干
5、螺桿:規格Ф 12,若干
6、鋼板:2mm 厚,1 ㎡
7、基礎砼:強度等級 C30,43 m 3 ;強度等級 C15,4.5 m 3
三、安全環保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及其它勞保用品。
2、土方開挖時,應設專人進行指揮,防止機械傷人事故發生。
3、嚴禁酒后上崗,不準打赤腳、穿拖鞋、硬底鞋上班;上班時段嚴禁嬉戲打鬧。
4、特殊工種,如電工、焊工,機械工等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不準進行操作。
5、鋼筋切斷、彎曲等各道工序的加工機械必須保證安全裝置齊全有效,動力線路用鋼管從地坪下引入,機殼要有保護零線。
6、電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并在施焊部位配備滅火器材。
7、施工用電和照明用電要符合規定要求,嚴禁亂拉亂接,施工用電必須三相五線制,配電箱內應設觸電保護裝置,配電箱加鎖。
8、車輛進出由專人沖洗車輛,不讓泥漿帶入公路。
9、超過噪音限度的施工作業,必須控制,如圓盤鋸,刨木機等,盡量安排白天工作,不在夜間使用。
第五節 塔吊安裝
塔吊安裝時采用>16t· m 汽車起重機。在安裝時準備好常用工具及經緯儀等 測量儀器,并配備塔吊司機二名,安裝鉗工二名,安裝電工一名,起重一人,指揮一人。各人員必須技術熟練,持證上崗。
安裝步驟:
1、安裝底架
將底架置于砼平臺上,裝上壓板,擰緊地腳螺栓,測量底 架上四個支腿上平面的水平度,其誤差應在 1.5mm 以內,若超差則在底架與基礎的接觸 面間用楔形調整塊及鐵板等墊平,注意墊塊必須墊實墊牢,不允許墊塊有任何 可能的松動,再次擰緊地腳螺栓(雙螺母防松) 。
2、裝標準節
將標準節吊到底架上,用 8 件高強螺栓將底架和標準節連 接,再吊裝第二節標準節(標準節有踏步的一方應與準備安裝平衡臂的方向一 致) ,并連接好。
3、安裝套架回轉支承總成
下轉臺、回轉支承、上轉臺出廠時已用螺栓 連為整體。用兩個別 U 形環套在上轉臺與塔帽連接的耳板上,將回轉支承總成 吊裝到套架頂部上,用銷軸把套架與下轉臺連為一體后,將總成吊裝套在標準節上,再調整好 8 個套架滾輪與標準節的間隙。 (間隙為 2—4mm)用 8 件高強螺栓將標準節與下轉臺連接好。
注:
(1)可將液壓頂升泵放在靠近頂升油缸的套架平臺上。
(2)8 套滾輪要事先裝在套架上。
(3)安裝套架時,大窗口與標準節有支承塊一面的方向相反。
(4)滾輪間隙調整方法:
a)首先看對角線上的兩套滾輪是否在對角線上
b)再將調整螺栓轉動,把滾輪調出頂住塔身主弦桿,而每套滾輪的兩個調整螺栓;冒出的部分應一樣長,才能保證滾輪在對角線上。8 套滾輪的 16 個調 整螺栓冒出部分基本上也一樣長,才能保證套架與塔身主弦桿之間等距。最后 16 個調整螺栓退出一到兩毫米,使滾輪與塔身主弦桿之間保持 2—4 毫米的間隙。
4、安裝塔頂
在地面上先把塔頂與過渡節連接好,然后將塔頂上的平臺、欄桿扶梯、導向輪組裝好,為使安裝平衡臂、起重臂方便,事先在塔頂的左右 兩邊各裝上一根平衡臂拉桿,起重臂前后拉桿各一根。隨后把塔頂吊到上轉臺 上,用 4 件銷軸將塔頂與上轉臺連接好。吊裝時應將塔頂垂直的一側朝向吊臂 方向。
5、安裝平衡臂總成
在地面上將起升機構、電控箱、平衡臂拉桿裝在平 衡臂上,并固接好,用 U 型環套在平衡臂的四個安裝吊耳上,吊起平衡臂。用銷軸將平衡臂與塔帽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然后交平衡臂逐漸抬高,直到將平衡 臂拉桿用銷軸連接并穿好開中銷,然后緩慢將平衡臂放下,至拉桿完全受力。檢查各銷軸連接部位及其它裝配部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再吊裝兩塊平衡重 安裝在平衡臂尾部。
注意:吊裝平衡臂時嚴禁將鋼絲繩直接穿在安裝吊耳上,以免將鋼絲繩磨斷。
6、安裝司機室:司機室內的電器設備安裝齊全后,把司機室吊到上轉臺 安裝駕駛室的撐桿上螺栓連接好。
7、安裝起重臂總成
在塔吊附近平整的枕木上,拼裝好吊臂,把吊臂靠在約 0.6m 高的支架上,先將維修吊藍緊固在變幅小車上,按第二條將變幅小 車裝在吊臂根部最小幅度處,并收緊變幅小車的鋼絲繩,以小車在載重情況下不松弛為宜 (出廠時變幅機構已裝在吊臂根部節上。)再將吊臂剩余拉桿按要求拼裝好后,再與吊臂上的吊點用銷軸連接,穿好開口銷,用鐵絲將拉桿捆綁有在吊臂上,注意要捆牢。 按掛繩,試吊是否平穩,否則可適當移動掛繩位置,起吊吊臂總成至安裝高度,根部與塔帽上的鉸孔用銷軸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然后將起重臂逐漸抬高,至起重臂拉桿有銷軸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緩慢的將起重臂放下,直至拉桿 完全受力,檢查各銷軸連接部位及其它裝配部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將剩余 的平衡魯塊吊裝到平衡臂上的安裝位置。 吊裝完畢后,按要求,進行起升鋼絲繩的纏繞。鋼絲繩從起升機構卷筒上放出,經塔帽上起重限制器上的滑輪向下,在通過上接架上的導向滑輪向前, 再繞到變幅小車和吊鉤滑輪組,最后固定在起重臂前端。 整機安裝完畢后,應檢查塔身換垂直度,在前后臂所處的方向檢查側面的 垂直度,允許偏差不大于 4/1000,再按電路圖的要求按通所有電路的電源,試 開動各機構進行運轉,檢查各機構運轉是否正常,同時檢查各處鋼絲繩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若有機械結構磨擦鋼絲繩應及時排除。
8 頂升過程及操作
8.1 頂升作業安全事項
待塔吊組裝完畢,并進行空車試運轉正常后,可進行頂升操作,頂升時應 注意以下事項:
(1)、無論是升塔或是降塔,在頂升過程中,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管電 源(負責跳閘時及時合閘送電) 、專人操作液壓系統,專人裝拆緊固連接螺栓, 非操作人員不得登上頂升平臺,不允許擅自啟動泵閥開關或其它設備。
(2)、只允許在四級風以下進行頂升作業。在作業過程中,如遇風力加大, 應停止工作,并立即緊固好連接螺栓,使上下塔連成一體。當遇到惡劣天氣時, 也應停止頂升作業。
(3)、每次頂升前后, 應認真做好準備工作和收尾工作。 特別是在頂升以后,各連接螺栓應按規定的預緊力緊固,不得有松動現象發生。操作手柄應回到中 間位置,液壓系統的電源應切斷等。
(4)、升塔和降塔一般應在白天進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在夜間作業時,必須備有返充足的照明設備。
(5)、塔吊在拆除之前,頂升機構由于長期停止使用,應對頂升機構進行檢修和保養。
(6)、在升塔或拆卸過程中,一旦上部與下下部脫離,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否則,若違反其中任何一條都有造成機毀人亡的可能:
A)、頂升過程中必須得利用回轉機構制動器將吊臂制動信住,嚴禁吊臂回 轉,保證起重臂與引入標準節方向一致。
B)、嚴禁啟動變幅機構,保證起重小車不移動。
C)、嚴禁啟動起升機構,禁起升作業。
D)、若要連續加幾節標準節,在每加完一節后,用塔吊自身起吊下一節標 準節前,塔身各主弦桿和下轉臺必須有一個高強螺栓連接。
E)、所加標準節上的支承塊必須與已有標準節對正。
F)、頂升到套架底部露出三節標準節時,必須裝下部底架的四根斜桿,并均勻拉緊,再繼續進行頂升作業。
(7)、頂升前,將導輪一標準節主肢之間的間隙一般就調節有 2—3 毫米的范圍內。當下轉臺和標準節之間的連接螺栓拆除以后,重新觀察塔吊上部的平衡狀態,若發現異常,須重新連接好螺栓,調整起重小車的位置,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8.2 頂升前的準備
8.2.1 清理好每個標準節,將待頂升加節用的標準節在頂升時的吊臂下排成一排(注意加強節、抱箍節及帶休息平臺上的標準節按正確位置排列) 。這樣能使塔吊在整個頂升過程中不用;回轉機構, 使頂升加節過程所用時間最短。
8.2.2 放松電纜長度略大于總頂升高度,并緊固好電纜線(主電纜線應從 套架外邊進入轉臺中心并留足余量,防止塔吊回轉時扭斷電纜線,同時,用戶 應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防止轉臺磨損電纜線,然后電纜線再進入頂部駕駛室)。
8.2.3 將吊臂旋轉至套架的前方,平衡臂處于套架的后方(頂升油缸在套 架的后方)。
8.3、頂升操作
8.3.1、吊起一節標準節,使其落在套架引進梁上的引進小車上。
8.3.2、調整小車位置,使得塔吊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的位置上,小車位置大約在吊臂根部。注意:靠小車位置平衡時,吊鉤應上至最高點。上述小車的位置是個近似值,頂升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調整小車位置,具體做 法是:先將下轉臺與標準節的所有高強螺母栓暫時不取下,用油缸頂起塔起上 部重量,下轉臺與標準節的定位面相距 20mm 左右時,觀察定位面是否對正, 套架四個滾輪基本上與塔身標準節主弦桿脫開時,即為理想位置,并取下標準節與下轉臺的連接螺栓。
8.3.3、將頂升橫梁正確頂標準節支承塊的園弧內,開動液壓系統使活塞 桿幾乎全部伸出,直至支承銷(或卡板)超過相應標準節支承塊高度,再收縮活塞桿,使支承銷(或卡板)擱住標準節的支承塊正確位置上,然后油缸活塞 桿全部縮回,重新使頂升橫梁頂在標準節支承塊上再次伸出油缸活塞桿,此時 塔身上方恰好有一個標準節的空間,利用引進小車在引進梁上滾動,把標準節引至塔身正上方,對正標準節上的螺栓孔,縮回油缸至上下標準節的的端面對正接觸時,用高強螺栓將上下標準節連接牢固(預緊力矩詳見表,在螺栓未予緊的情況下,嚴禁第三次頂升,否則,會因套架滾輪的冒頂布造成吊毀人亡的事故) 。繼續收縮油缸,將下轉臺與標準節對正并連接牢固,并卸下引進小車, 即完成一節標準節的加節工作,若連續加幾節標準節,則可按照以上小驟重復幾次即可。
8.3.4 塔吊加節完畢,應旋轉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檢查塔身各頭處、底架 與標準節以及地腳螺栓的擰緊情況(哪一根主弦桿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時,就按 照從下到上的順序依次擰緊其正下方的所有螺母,上述連接處均勻雙螺母防 松) 。
9.塔吊的拆卸及注意事項
9.1. 塔吊的拆卸
9.1.1、塔吊使用完畢,應通知公司派專門拆除人員進場進行塔吊的拆除工作,塔吊拆除順序剛好和安裝順序相反即先裝的后拆,后裝的先拆。
9.1.2、上部標準節的拆除順序與其頂升順序相反,即:先將塔吊套架以上部分的重心落在頂升油缸上鉸點的位置并頂升,松開欲拆除標準節的八個高 強聯結螺栓,拉動引進小車,將標準節吊出,放下塔身應進行加固。后將拆除 之標準節吊放到地上。如此自上至下逐節拆除。
9.1.3、當塔吊拆至離地面只有二節標準節時,即應進行塔頂、吊臂、平衡重等拆除。并應切斷電源。先松掉鋼絲繩,并收好,然后用吊車卸掉各平衡重。接著拆除吊臂拉桿(應用吊車將吊臂前端往上吊起,順松除交接班桿方可 拆除) ,并將吊臂根部與上支座的聯結銷軸拆除,以便吊臂與塔身分開,然后將 吊臂放至地面,進行逐節分開拆除。吊臂拆除后應用吊車吊離司機室,然后拆 除平衡臂,最后拆除塔頂及上、下支座回轉機構,回轉支承等,并將套架及最 底節標準節、錨桿等拆除,保養。如此便完成了塔吊拆除的所有工作。
9.2 拆卸注意事項
9.2.1、塔吊拆出工地之前,頂升機構由于長期停止使用,應對頂升機構進行保養和試運轉。
9.2.2、在試運轉過程中,應有目的地對限位器、回轉機構的制動器等進行可靠性檢驗。
9.2.3、在塔吊標準節已拆出,但套架與塔身還沒有連成整體之前,嚴禁使用回轉機構。
9.2.4、塔吊拆卸對頂升機構來說時重載連續作業,所以應對頂升機構的主要受力件經常檢查。
9.2.5、頂升機構工作時,所有操作人員應集中精力觀察各相對而言運動件的相對位置是否正常(如滾輪與主弦桿之間,套架與塔身之間) ,如果套架在上與塔身之間發生偏斜,應停止上升,并立即下降。
9.2.6、拆卸時風力應低于四級,由于拆卸塔吊時,建筑物已建完,工作場地不如安裝時寬敞,在拆卸時應注意工作程序和吊裝堆放位置,不可馬虎大意,否則容易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9.2.7、塔吊拆卸后由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檢查。
9.2.8、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強度、焊縫裂紋、結構變形 等情況,對塔吊各零部件應檢查是否有損壞或碰傷等。
9.2.9、檢查完畢后,先對存在的缺陷、隱患進行修復后,再進行防銹及 刷漆處理。
第六節 安裝注意事項
1、塔吊采用三相五線制供電,零線不與塔身連接,塔吊要設專用的接地線可靠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 4Ω 。
2、塔吊臂架范圍以外 5—10m 內要保證無物。
3、安裝完畢通電前,應用兆歐表檢測各部件的絕緣電阻,電動機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 0.5 mΩ ,導線間與地絕緣不小于 1 mΩ 。
4、供電:起重機的供電電纜線載面積不應小于 16mm2(銅芯線),電壓降應不大于 5%,應盡量專設配電屏。
5、塔吊安裝完畢,應對重量限制器及力矩限器進行調整。
第七節 塔吊的操作使用
1、起重機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訓練,了解機械的構造和使用,必須熟知機械的保養和安全操作規程,非安裝維護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攀登塔吊。
2、起重機的正常工作氣溫為 20℃—40℃,風速低于 20m/s。
3、在夜間工作時,除塔吊本身備有照明外,施工現場應備有充足的照明設備。
4、在司機室內禁止存放潤滑油,油棉紗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嚴禁使用電爐取暖。
5、起重機必須安裝避雷針,同時有良好的接地。
6、 塔吊定機定人,專機專人負責,非機組人員不得進入司機室擅自操作。在處理電氣故障時,須有專職維修人員 2 人以上。
7、司機操作嚴禁按“十不吊”規則執行。
8、塔吊使用前必須由當地部門及公司驗收后可使用。
第八節 起重機的維護與保養
1、機械的制動器應經常進行檢查和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以保證制動的靈活可靠,其間隙在 0.5—1mm 之間,在摩擦面上不應有污物存在,遇 有污物即用汽油洗凈。
2、減速箱、變速箱、外嚙合齒輪等部分的潤滑按照潤滑指標進行添加或更換。
3、要注意檢查各部鋼絲繩有無斷絲和松股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換新。
4、經常檢查各部的聯結情況,如有松動,應予擰緊,塔身聯結螺栓應在塔身受壓時檢查緊松度,所有聯結銷軸必須帶有開口銷,并需張開。
5、安裝、拆卸和調整回轉機構時,要注意保證回轉機構與行星減速器的中心線與回轉大齒輪圈的中心線平行,回轉小齒輪與大齒輪圈的嚙合面不小于 70%,嚙合間隙要合適。
6、在運輸中盡量設法防止構件變形及碰撞損壞。
7、在使用期間,必須定期檢修和保養,以防銹蝕。
8、經常檢查結構聯接螺栓,焊縫以及構件是否損壞、變形和松動。
第九節 安全措施: 塔吊安全措施
1、塔吊安拆工作嚴禁在臺風和雨天進行。
2、嚴禁非專業人員上場操作,違者罰款 50 元,責令退出施工現場。
3、未經驗收合格,塔吊司機不準上臺操作,違者罰款 50 元。
4、工地現場隨意自升、拆除塔吊處以 1000—5000 元罰款。
5、公司定期 15 天檢查塔吊,發現隱患,隨時進行更換維修。
6、對吊裝的鋼絲繩等另部件,必須進行每天檢查三次,發現隱患隨時更換、維修。
7、嚴禁超載和 6 級風力以上情況嚴禁起吊,違反者指揮罰款 100 元,塔吊司機罰款 50 元。
8、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的照明,如不能滿足要求,司機有權停止操作。
第十節 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較正
1、塔吊基礎沉降觀測每半月一次。垂直度在塔吊自由高度時半月一次測定。
2、當塔基出現沉降,垂直度偏差超過規定范圍時,應進行偏差校正,在附墻未設之前,在最低節與塔吊基腳螺栓間加墊鋼片校正,校正過程用高噸位千斤頂頂起塔身,頂塔身之前,塔身用大纜繩四方纜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起頂塔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