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以下是塔吊頂升作業和附著方案
[ 關鍵詞:塔吊頂升作業 塔吊附著方案 QTZ80塔吊 QTZ125塔吊 發表日期:2023-02-10 15:55:46 ]
本站http://www.by2cn.com根據多年塔吊生產使用經驗,總結以下是塔吊頂升作業和塔吊附著方案。為您解答以下問題:塔吊頂升的時候是不是每次都要加液壓油?在塔吊頂升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哪些事項?
一、塔吊頂升作業
對于當今水平吊臂型塔吊,其前面吊臂與后面平衡臂的伸幅較大,并對塔身中心造成不平衡的彎矩。另塔吊上部的自重也較大,QTZ80塔吊和QTZ125塔吊上部的自重約有35t。
1、塔吊頂升工作的操作程序
塔吊的上部結構中有一個頂升套架,套在塔身標準節外面,高度大于2個塔身標準節,在其前上側面開了一個很大的引進窗口,可以引進一節標準節。在頂升時,借助套架的支撐,開動液壓泵站工作,使油缸中活塞桿伸出,將塔吊上部結構頂起,從而從窗口引入或拆出一個標準節,實現了塔吊的升高或降下。圖1是塔吊一個循環的液壓頂升接高過程示意圖。下降過程則反之。
2、頂升程序中的要求和安全的環節
2.1調整平衡問題:
塔吊上部的結構對塔桅中心形成有彎矩的是:配重塊與配重臂及上面的卷揚機構所形成的向后方向的彎矩,而向前方向所形成彎矩的主要是起重臂,此三種機件對軸心的力矩都是靜止、不能改變的,而在起重臂上的小車則可以移動,就可以改變前面吊臂所形成的彎矩。如圖2所示。塔吊向后的彎矩為45×7+170×11.5=2270KN.m,而吊臂的固定彎矩為70×20=1400KN.m,兩者相差為870KN.m,若要使其達到平衡,就需要移動小車來補充,如(圖1b)示。
在操作中若不按此要求,即∑M≠0,再分析進行頂升過程情況。觀(圖1C)示的情況,這時塔吊上部重力與彎矩會全部加在套架上,而套架結構的設計計算,一般是在考慮上部荷載配平后對于油缸頂升支承點的彎矩為零、僅承受油缸側面頂升時彎矩來考慮的,若超出其能夠承受的力矩范圍,在上部結構的重量有約數十噸荷載的重壓下,就會造成其隱形破壞或直接破壞,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在頂升工作中,只要出現(圖1c)示的情況,即油缸已頂升,塔吊上部荷載全由頂升套架所承受時,就不允許前、后臂的不平衡現象,即小車是不能隨意移動,起重臂也不允許回轉,也不能突然刮大風。
2.2塔身節頂部連接的問題
塔吊頂升時,塔身標準節與塔吊上部的連接螺栓需拆離開,在油缸頂起塔吊上部后,就靠套架來傳遞力。從套架結構來看,好象橫載面比標準節大許多,但它的上前側面開有很大的引進窗口,剛性削弱很多,基本上不受扭、因此,若處在(圖1c)示的情況下,出現任何附加扭矩,或者突刮大風,就會造成其失穩而出現安全事故。故該情況是頂升工作中的最危險狀態,工作中應盡可能縮短其存在的時間。
在該情況下,任何其他多余的操作均是違章操作。在頂升工作中所發生事故的50%是在此程序階段發生的。這類事故幾乎都伴隨一個特點,在頂起塔吊上部后,遇到了麻煩, 如連接銷不好裝等,操作人員就去轉動一下吊臂來調整,結果就出現了事故。或者有操作人員未按統一指揮而誤移動小車而傾翻的,甚至有被突然的大風刮傾的。
2.3其他問題
①滾輪間隙的調整:頂升前應將套架滾輪的間隙進行調整,QTZ80塔吊和QTZ125塔吊的16個導輪與塔身主弦桿之間的間隙一般以2~5mm為宜。如果事先不進行調整,會造成其卡滯使阻力增大。
有些塔吊的套架結構不同,它不用滾輪而是引導塊,其間隙也不能調整,這種不能調整的塔吊是依靠其套架和標準節的尺寸加工精度來保證相互間的間隙的,這樣就一定要注意在多次拆、裝和運輸中,不得碰撞使它們產生塑性永久變形,若出現該情況, 應先進行修理。
②檢查液壓系統:油缸頂升時,需承受上部數十噸的壓力,即要使油缸出大于此荷載的力才能將上部頂起,這時液壓系統內油的壓力很高,按QTZ80 塔吊和QTZ125塔吊所使用的泵站,其額定壓力有20Mpa,額定頂升力為50t,并要求其工作時應不產生管路的滲漏現象。
應在工作前檢查油箱,加足液壓油,并調整過載溢流閥, 其安全壓力,正常工作壓力的110%,上述泵站即是22Mpa。還應檢查爬爪及油缸扁擔梁的兩端在槽中是否能入位穩妥,先試一下機,在心中有數后,方才去拆卸頂部連接螺栓。
油缸內的活塞用密封圈,其材料是聚胺脂,由于長期在油中浸泡,在高壓下會慢慢老化而龜裂,使液壓油內泄,高壓達不到,一般在8年后就應在修理中將其換新,免得在工作時造成麻煩。
③在按(圖1a)作完工步1后,可以將回轉卡緊制動,不讓其轉動,以策安全。在風力超過6級,即大于1.3m/s時! 應停止頂升作業。
④頂升作業過程,是多人在多個部位工作,如何使其工作協調一致,安排一人負責專門看管指揮。注意塔吊移動中出現的卡阻。有一種情況,在油缸回縮時而塔吊上部未能隨著下降,即受卡滯,如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時,突然下滑墩落,塔身節頂部距離越大危害越大。一旦情況異常,立即指令停下排除。
2.4注意事項
1、液壓頂升前,對鋼結構及液壓系統進行檢查,發現鋼結構件有脫焊、裂縫等損傷或液壓系統有泄漏,必須停機整修后方可再進行安裝。
2、塔吊頂升應嚴守操作規程。頂升前,將臂桿轉到規定位置。頂升時,必須在已加上的標準節的連接預緊力達到要求后,方可再進行加節,頂升中禁止回轉和變幅,齒輪泵在最大壓力下持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min。
3、對高強螺栓進行連接時要注意安全,如因擰緊力拒較大需兩人配合時,配合者應手掌平托工具以免受傷害。
4、作業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如有更好的辦法和建議,必須得到現場施工及技術負責人同意后方可實施,不得擅自作主和更改作業方案。
5、頂升完畢,應檢查電源是否切斷,左右操作桿要退回中間零位,各分段螺栓緊固。有抗扭支撐的,必須按規定頂升后經過驗收方可使用。
6、安裝時務必將各部位的欄桿、平臺、扶桿、護圈等安全防護零件裝齊。
7、禁止使用普通螺栓代替高強度螺栓,而且高強度螺栓 的等級必須符合說明書要求。
二、附著部位的要求
1、塔身附著框架的要求
a、附著框架在塔身節上的安裝必須安全可靠,并應符合使用說明書中有關規定。
b、附著框架與塔身節的固定應牢固。
c、各連接件不應缺少或松動。
2、附著桿的檢查
a、與附著框架的連接必須可靠。
b、附著桿有調整裝置的應按要求調整后鎖緊。
c、附著桿本身的連接不得松動。
3、附著桿與建筑物的連接情況。
a、與附著桿相連接的建筑物不應有裂紋或損壞。
b、在工作中附著桿與建筑物的錨固連接必須牢固,不應有錯動。
c、各連接件應齊全,可靠。
d、附著桿與建筑物的連接必須是鉸動連接。
三、安全技術措施
1、現場施工技術負責人應對塔吊作全面檢查,對安裝區域安全防護作全面檢查,組織所有安裝人員學習安裝方案;塔吊司機對塔吊各部機械構件作全面檢查;電工對電路、操作、控制、制動系統作全面檢查;吊裝指揮對已準備的機具、設備、繩索、卸扣、繩卡等作全面檢查。
2、參與作業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施工現場各項安全規章制度。
3、統一指揮,統一聯絡信號,合理分工,責任到人。
4、及時收聽氣象預報,如突遇四級以上大風及大雨時應停止作業,并做好應急犯法措施。
5、進入現場戴好安全帽,在2m以上高空必須正確使用經試驗合格的安全帶。一律穿膠底防滑鞋和工作服上崗。
6、嚴禁無防護上下立體交叉作業;嚴禁酒后上崗;高溫天氣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夜間作業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7、高空作業工具必須放入工具包內,不得隨意亂放或任意拋擲。
8、起重臂下禁止站人。
9、所有工作人員不得擅自按動按鈕或撥動開關等。
10、緊固螺栓應用力均勻,按規定的扭矩值扭緊;穿銷子,嚴禁猛打猛敲;構件間的孔對位,使用撬棒找正,不能用力過猛,以防滑脫;物件就位緩慢靠近,嚴禁撞擊損壞零件。
11、安裝作業區域和四周布置二道警戒線,安全防護左右各20m,掛起警示牌,嚴禁任何人進入作業區域或在四周圍觀。現場安全監督員全權負責安裝區域的安全監護工作。
12、頂升作業要專人指揮,電源、液壓系統應有專人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