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nt3m4"></nobr>
  • <progress id="nt3m4"></progress>
  • <progress id="nt3m4"></progress><samp id="nt3m4"><ins id="nt3m4"><ruby id="nt3m4"></ruby></ins></samp>
    <b id="nt3m4"><ins id="nt3m4"><ruby id="nt3m4"></ruby></ins></b><progress id="nt3m4"></progress>

      1. <menuitem id="nt3m4"><ins id="nt3m4"></ins></menuitem>

        <menuitem id="nt3m4"><strong id="nt3m4"></strong></menuitem>
        <samp id="nt3m4"><ins id="nt3m4"></ins></samp>
        塔吊施工方案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塔吊施工方案

        QTZ63塔吊安裝、拆卸專項施工方案

        [ 關鍵詞:塔吊安裝 塔吊拆卸 QTZ63塔吊  發表日期:2012-12-26 11:00:15 ]

        QTZ63塔吊安裝、拆卸專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紹興縣柯橋瓜渚湖東北側,東臨鏡水路,西鄰瓜渚湖東直江,北鄰華齊路。項目總建筑面積約47443.94 ㎡,其中11#樓建筑面積為8421.22 ㎡(其中地上面積為 7420.16 ㎡,地下面積 1001.06 ㎡),地上 17 層,地下 2 層,建筑高度為53.70 米;12#樓建筑面積為18865.42 ㎡,其中地上面積為16289.23 ㎡,地下面積為 2576.19 ㎡,地上 17 層,地下 2 層,建筑高度為 53.70 米;13#樓建筑面積為 20071.60 ㎡,其中地上面積為 17510.00 ㎡,地下面積為 2561.60 ㎡,地上 17 層,地下2 層,建筑高度為53.70 米;開關站建筑面積為85.7 ㎡,地上1 層,建筑高度為6.180m;剪力墻結構。由紹興縣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中心投資建設,紹興越州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浙江土力工程勘察院地質勘察,浙江有色工程監理有限公司監理,浙江天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組織施工,紹興縣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質檢。整個場地地勢相對比較平坦,屬紹(興)平原地貌單元。 樁基為鉆孔灌注樁,建筑類別為一類,耐火等級為二級,安全等級為二級,場地類別為Ⅲ類,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6 度,結構類型為剪力墻結構,建筑設計使用年限50 年。

        二、塔吊性能參數概況

          本工程共投入塔吊共3臺,為塔吊建筑機械廠(http://www.by2cn.com)生產的QTZ63塔吊。 選用的塔吊型號為QTZ63塔吊,自重Gmax=67.1t, Gmin=61.1t;基礎最大受荷彎矩 Mmax=1796KN.M, 最大水平荷載 Fmax=73.5KN;其塔吊標準吊臂臂長為 55m;塔吊標準節1.6×1.6×2.8;最大起重6 噸,最大幅度起重量1 噸,平衡臂長 11.310m,配重13.5 噸;其自由高度可達40m,電功率31KW,380V,50HZ,配有力距限制器,重量限制器,變幅限位以及各種信號裝置。根據本工程建筑物±0.000 上高度最大值為 56.6m,加±0.000 以下至塔吊基礎面 6.3m,塔吊吊勾伸縮空間約 10m,故整機安裝高度約73m;基本能滿足本工程的材料運輸需要。

        三、機具配備

          配備以下儀器及機具、勞保用品: 1、16 噸吊車一臺,手拉轆轤2 噸2 只、大、小錘:橄欖沖配套 2、經緯儀二臺, 3、萬用表一只,兆歐表一只,接地搖表一只 4、活絡板手12”2 把、18”4 把,螺絲刀一套,各種索具配套 5、安全帽每人一只、安全帶10 付、手套30 付,工具包2 只 6、棕繩30M/根:2 根

        四、塔吊安裝程序及要求

        <一>、地基與基礎:

          固定式塔式起重機的地基基礎是保證塔吊安全使用的必要條件,基礎嚴格參照《塔式起重機說明書基礎部分》的說明施工。 11#樓塔吊基礎采用鋼筋砼獨立柱基礎,基礎中心,定于11#樓10 軸偏13 軸 1 米,離A 軸偏南4 米。基礎頂標高—6.33m,塔吊基礎頂面與地下室底板頂面相平,規格為5×5×1.35 厚(矩形平面), C25 砼,基礎砼內配筋詳見浙江虎霸建設機械有限公司QTZ63塔吊說明書(后附圖)。 11#樓塔吊基礎的地基準備采用樁基礎,樁頂標高-7.68m。采用Φ600 的鉆孔灌注樁,每根樁進入9 號土。 12#樓塔吊基礎采用鋼筋砼獨立柱基礎,基礎中心,定于12#樓A 軸偏南3 米,交 28 軸,基礎頂標高—6.330m,塔吊基礎頂面與地下室底板頂面相平,規格為 5×5×1.35 厚(矩形平面), C25 砼,基礎砼內配筋詳見浙江虎霸建設機械有限公司QTZ63塔式起重機說明書(后附圖)。

          12#塔吊基礎的地基準備采用樁基礎,樁頂標高-7.680m。采用Φ600 的鉆孔灌注樁,每根樁進入8-1 號土。 13#樓塔吊基礎采用鋼筋砼獨立柱基礎,基礎中心,定于13#樓39 軸交N 軸偏M 軸 1 米,基礎頂標高—6.730m,塔吊基礎頂面與地下室墊層面相平,規格為 5×5×1.35 厚(矩形平面), C25 砼,基礎砼內配筋詳見浙江虎霸建設機械有限公司QTZ63塔吊說明書(后附圖)。 13#塔吊基礎的地基準備采用樁基礎,樁頂標高-8.080m。采用Φ600 的鉆孔灌注樁,每根樁進入8-1 號土。 11#-12#樓塔吊基礎砼澆搗施工順序為:塔基放線→塔基周邊采用木樁或者槽鋼支護→塔基坑土方開挖→100 厚C10 素砼墊層、基坑護壁→基礎底鋼筋網綁扎→ 支馬凳及縱橫向臨時固定鋼筋→豎向拉鉤鋼筋綁扎→投點放線→安預埋螺栓和 12 塊承重鋼板(校正后,與鋼筋焊接牢靠)→基礎面鋼筋綁扎→澆搗基礎面砼,用經緯儀二臺, 從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觀測固定預埋螺栓有沒有偏移→注意養護。 13#樓塔吊基礎砼澆搗施工順序為:塔基放線→塔基周邊采用木樁或者槽鋼支護→塔基坑土方開挖→100 厚 C10 素砼墊層、基坑護壁→基礎底鋼筋網綁扎→支馬凳及縱橫向臨時固定鋼筋→豎向拉鉤鋼筋綁扎→投點放線→安裝基礎節→基礎面鋼筋綁扎→澆搗基礎面砼,用經緯儀二臺, 從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觀測固定預埋螺栓有沒有偏移→注意養護。

        <二>、塔身安裝

          因塔吊安裝委托專業的塔吊安裝單位安裝,以下塔身安裝方案僅供參考,具體實施以塔吊安裝單位的專項方案或塔式起重機說明書塔吊安裝部分為準。 1、安裝前校對砼基礎結構,檢查砼試驗報告,確保砼標號不低于廠方設計要求。 2、固定支腳: M30 螺母組32 件;墊圈16 件;墊板8 件;承重鋼板12 件; 380 工字鋼;1 個鉛垂鉈和一臺水平儀。 3、十字梁(工字鋼)必須按圖紙要求進行安裝,與承重鋼板間不應有空隙,如有空隙應用鋼板墊實,并用電焊牢固。 b、塔身采用∠200×20 角鋼和600×600 見方鋼板等構件組成固定; c、必修保證魚尾板的安裝尺寸150mm; d、固定支腳應按電氣要求正確接地; e、將固定支腳和固定框裝在一起(固定框僅供臨時埋設固定支腳用); f、將固定支腳和固定框安放在加強鋼筋上,并在固定支腳支板下用木楔塊調整固定支腳的位置; g、塔身標準節在固定框上安裝完畢后,從兩個方向檢查其垂直度; h、澆注塔吊基礎砼,待其干硬后,拆下固定框和塔身加強標準節。 4、安裝基礎及第二節,注意爬爪方向,裝上套架,并裝上套架上的操作平臺。 5、在地面上將回轉機構、司機室和操作平臺連成整體,并裝好可能安裝的電氣,然后將此組件吊到塔身上用鎖軸連好打上保險鎖,在此過程中還得注意方向。 6、吊裝塔頂: 吊裝前在地面先把塔頂上的平臺扶梯裝好,然后把塔頂裝到回轉盤上,用銷軸及螺栓固定。 7、拼裝平衡臂及上面的拉桿起升機構。并把主卷揚的電線接好,將平衡臂主件吊起,用銷軸將平衡臂拉桿與塔頂點連接好,接好電源。 8、在塔吊的正方向(根據現場情況)拼裝吊臂及拉桿滑輪組,小車牽引機構,維修吊欄,用汽車吊將吊臂與塔帽前根部連接好,用主卷揚將拉桿拉起與塔頂點連接好。 9、裝配重,按圖紙要求不能錯位,最后用螺桿將配重塊固定。 10、接小車電源,穿繞起鋼絲繩。 11、主塔完畢,檢查各處結構是否牢靠,傳動機構(包括鋼絲繩、滑輪)是否正常。對電氣及安全裝置進行調試,確認無誤后方可加節。

        五、塔吊頂升程序及要求

        1、頂升前的準備:

        (1)將標準節吊至塔吊的正方向排立,對標準節的銷孔銷軸進行清理,擦油,對液壓站進行清洗加油試驗。 (2)換上頂升吊鉤, 吊下引進小車,吊起第一節塔身,注意方向,裝入引進軌道,打掉回轉盤與塔身的連接銷軸,回轉處于制動狀態。頂起 15 ㎝用小車引進平衡,使平衡點落在頂升橫梁上,15 分鐘后看油缸有無下滑現象。 (3)在頂升中,應從兩個側面檢查塔身的垂直度,以避免塔身與建筑物間的距離出現偏差。

        2、頂作業:

        (1)各部正常后,開始頂升,將頂升橫梁兩端的棘爪落在塔身的凸耳上,頂起塔頭部分0.8m,把套梁上的棘爪落在塔身凸耳上。收回油缸頂升橫梁掛到上一對凸耳上,再頂起塔頭部分,拉起套架棘爪,當油全部伸完時約1 米再上套架棘爪。再收回油缸頂升橫梁拉到上對凸耳上,再頂起塔頭部分,拉起套架棘爪,當油缸全部伸完1.5m。這時注意不能讓套架滾輪沖出塔身,套架頂空拉進引進小車使標準節就位,將操縱桿撥到下降位子,標準節落入魚尾板內,用銷軸連接好,并插上安全銷鎖定標準節。 (2)吊下引進小車裝上標準節吊入軌道。將小車開至平衡點拿掉保險銷,重復每(1)小節,直至所需高度。用8 個銷軸將回轉盤與標準節連接好方可運轉。 (3)頂升過程應有專人開液壓站,看棘爪及凸耳。風速大于4 級不得進行頂升。在頂升過程中若液壓系統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止頂升,將塔頭部分落在塔身上銷好,超過自由高度應提前埋好預埋件,并附著。

        六、塔吊拆裝安全技術

        <一>、拆裝前的技術檢查

          在拆裝作業開始前,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以防止由于疏忽而使任何隱患存在,確保安全作業。
        1、檢查路基和混凝土固定基礎是否符合技術要求。
        2、對塔吊的各機構、各部位、結構焊縫、重要部位螺栓、肖軸、卷揚機構和鋼絲繩、吊鉤、吊具以及電氣設備、線路等進行仔細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解決。
        3、對頂升液壓系統的液壓缸和油管、頂升套架結構、導向輪、掛靴爬爪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對旋轉塔身法拆裝的主副地錨架、起落塔卷揚鋼絲繩,以及起升機構制動系統等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
        5、對拆裝人員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帶、安全帽等進行全面檢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換。
        6、檢查拆裝作業中的輔助機械,如起重機、運輸汽車等必須性能良好,技術要求能保證拆裝作業需要。
        7、檢查拆裝現場有關情況,如電源、運輸道路、作業場地等是否已具備拆裝作業的條件。
        8、安全監督崗的設置及安全措施的貫徹落實已符合要求。

        <二>、拆裝作業中的安全技術

        1、塔吊的拆裝作業必須在白天進行,如需加快進度,可在具備良好照明條件的夜間做一些拼裝工作,不得在大風、濃霧和雨雪天氣進行。
        2、在安裝或拆卸作業過程中,必須保持現場的整潔和秩序,不得堆存雜物以免妨礙作業并影響安全。對塔吊的金屬結構下面必須墊放木枋,防止損壞結構或造成結構變形。
        3、安裝架設用的鋼絲繩及其固定必須符合標準和滿足安裝上的要求。地錨等臨時設施必須構筑牢固,特別是拆卸作業前必須仔細檢查確信安裝時所使用過的地錨仍然牢固可靠。
        4、在進行逐件組拼或部件安裝之前,必須對部件各部分的完好情況、連接情況和鋼絲繩穿繞情況、電氣線路等進行全面檢查。
        5、在架設過程中,結構和鋼絲繩的受力以在立塔初始階段最為不利,隨著塔架起升則逐漸減小。在拆塔過程中,以塔架即將完全臥倒時受力最大。因此,在塔架子開始起升或即將臥倒時,必須緩慢進行,并加強各主要部位的檢查和觀察。
        6、在拆裝起重臂和平衡臂時,要始終保持起重機的平衡,嚴禁只拆裝一個臂就中斷作業。
        7、在拆裝作業過程中,如突然發生停電、機械故障、天氣驟變等情況不能繼續作業,或作業時間已到需要停休時,必須使起重機已安裝、拆卸的部位達到穩定狀態并已鎖固牢靠,所有結構件已連接牢固,塔頂的重心線處于塔底支承四邊中心處,再經過檢查確認妥善后,方可停止作業。
        8、安裝時應按安裝要求使用規定的螺栓、銷軸等接件,并要有可靠的防松或保護裝置。螺栓緊固時應附合規定的預緊力。鋼絲繩安裝應嚴格執行 GB5972—86 《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
        9、在安裝起重機時,必須將大車行走限位裝置和限位器碰塊安裝牢固可靠。并將各部位的欄桿、平臺、護鏈、扶桿、護圈等安全防護裝置裝齊。
        10、在拆除因損壞而不能用正常方法拆卸的起重機時,必須有經技術安全部門批準的確保安全的拆卸方案。
        11、安裝作業的程序,輔助設備、索具、工具以及地錨構筑等,均應遵照該機使用說明書中的規定或參照標準的安裝工藝辦理。

        <三>、頂升接高作業的安全技術

        1、液壓系統

        (1)液壓油必須符合原廠說明書規定的品種、標號。如代用時其各項性能必須與原品種、標號相同或相近,不得隨意代用,也不得兩種不同品種液壓油摻合使用。
        (2)必須保證液壓油和液壓系統的清潔,不得有灰塵、水分、金屬屑和銹蝕物等雜質。油箱中的油量應保持正常油面。換油時應徹底清洗液壓系統,加入新油必須過濾。盛裝液壓油的容器必須保持清潔,容器內壁不得涂刷油漆。
        (3)液壓油管接頭應牢固避震,軟管應無急彎或扭曲,不得與其他管道或物體相碰和磨擦。
        (4)液壓泵的出入口和旋轉方向應與標牌一致。拆裝聯軸器時不得敲打。
        (5)液壓缸的軟管連接不得要松弛,各閥的出入口不得裝反,法蘭螺絲按規定預緊力擰緊。
        (6)在液壓泵起動和停止時,應使溢流閥卸荷,溢流閥的調整壓力不得超過液壓系統的最高壓力。
        (7)液壓系統的各部連接密封必須可靠,無滲漏,聯鎖裝置必須校準。
        (8)當開啟放氣閥或檢查高壓系統泄漏時,不得面對噴射口的方向。
        (9)高壓系統發生微小或局部噴泄時,應即卸荷檢修,不得用手去檢查或堵擋噴泄。
        (10)液壓系統發生故障或事故時,必須卸荷后方可檢查和調整。

        2、頂升作業

        (1)頂升前必須檢查液壓頂升系統各部件連接情況,并調整好頂升套架導向滾輪與塔身的間隙,然后放松電纜,其長度略大于是頂升高度,并緊固好電纜卷筒。
        (2)頂升作業,必須在專人指揮下操作,非作業人員不得登上頂升套架的操作臺,操作室內只準一人操作,嚴格聽從信號指揮。
        (3)頂升應在白天進行,特殊情況需在夜間作業時,應有充分的照明。
        (4)風力在四級以上時,不得進行頂升作業。如在作業中風力突然加大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使上下塔身連接牢固。
        (5)頂升時,必須使起重臂和平衡處于平衡狀態,并將回轉部分制動住。嚴禁回轉起重臂及其他作業。頂升中如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止頂升進行檢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繼續頂升。如短時間內不能排除故障,應將頂升套架降到原位,并及時將各連接螺栓緊固。
        (6)在拆除回轉臺與塔身標準節之間的連接螺栓(銷子)時,如出現最后一處螺栓拆裝困難,應將其對角方向的螺栓(子)重新插入,再采取其它措施。不得以旋轉起重臂動作來松動螺栓(銷子)。
        (7)頂升時,必須確認頂升撐腳穩妥就位后,方可繼續下一動作。
        (8)頂升工作中,隨時注意液壓系統壓力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檢查調整。還要有專人有經緯儀測量塔身垂直度變化情況,并作好記錄。
        (9)頂升到規定高度后,必須先將塔身附著在建筑物上,方可繼續頂升。
        (10) 拆卸過程頂升時,其注意事項同上。但錨固裝置決不允許提前拆卸,只有降到附著節時方可拆除。
        (11)安裝和拆卸工作的頂升完畢后,各連接螺栓銷軸應按規定的預緊力緊固,頂升套架導向滾輪與塔身吻合良好,液壓系統的左右操縱桿應在中間位置,并切斷液壓頂升機構的電源。
        <四>、附著作業的安全技術

        1、塔吊附著在建筑物上,其受力強度必須滿足塔吊的附著要求。
        2、根據本工程建筑施工的總高度、以及建筑結構特點及施工進度要求安排如下附著方案:布設二道錨固,附著支座的間距為 1500m,采用角鋼附著桿系及相應的附著工藝。
        3、在裝設附著框架和附著桿件時,要用經緯儀進行觀測,并通過附著桿件的調整以保證塔身的垂直度。
        4、附著框架應盡可能設置在塔身標準節的節點連接處,箍緊塔身,塔架對角處應設斜撐加固。
        5、隨著塔身節的頂升和接裝而增設的錨固裝置,應及時附著于建筑物。錨固裝置以上的塔身自由高度一般不得超過40m。
        6、在進行超高建筑施工需要設置多道錨固裝置時,下部錨固裝置可轉達移至上部使用。但第一道錨固裝置與塔吊基礎之間的距離不得超過 50m。各道錨固裝置的布設,應符合使用說明書中的有關規定。
        7、布設附著支座處必須加配鋼筋并適當提高混凝土的標號。附著時,附著支座處的結構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附著支座設于現澆混凝土內墻板上,在墻板與墻板之間(本跨和鄰跨)必須設支撐加固。(附著支座固定于樓板上時,應在兩層樓板之間設置加固支撐。)附著支座應固定牢靠,其與建筑結構之間的間隙應嵌塞緊密。
        8、在作業過程中,必須經常檢查錨固裝置,發現有松動和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故障未經徹底排除,不得繼續使用。
        9、在拆卸起重機時,應隨著降落身的進程拆卸相應的錨固裝置,嚴禁在落塔之前先拆錨固裝置。
        10、遇有六級及以上大風時,禁止安裝或拆卸錨固裝置。
        11、錨固裝置的安裝、拆卸、檢查及調整均應由專人負責,工作時應佩戴安全帶和安全帽,并遵守高空作業安全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

        <五>、爬升作業的安全技術

        (1)爬升作業應在白天進行。風力超過5 級時,應停止作業。
        (2)爬升時應加強機上與機下之間的聯絡以及上部樓層與下部樓層之間的聯系,遇有故障及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故障未經排除,不得繼續爬升。
        (3)爬升過程中,禁止起升、回轉、變幅等動作。
        (4)塔吊爬升到指定高度后,應立即拔出塔身底座的支承梁或支腿,并通過爬升框架固定在樓板上,以承受塔吊上部傳來的垂直荷載。
        (5)塔吊通過導向裝置、楔塊和爬升框架與樓板附著,為此,爬升后應立即頂緊導向裝置或用楔塞緊,以承受水平載荷。內爬升塔式起重機的附著間距一般不得小于3 個樓層。
        (6)凡置有爬升框架的樓層,各層樓板下面均應以支柱臨時加固。擱置塔吊 底座支承梁的樓層下方兩層樓板,均應設置支柱臨時加固。
        (7)每次爬升完畢后,樓板上遺留下來的開孔,必須立即用鋼筋混凝土封閉。
        (8)塔吊完成爬升作業后,必須檢查附著是否牢靠,爬升框架是否固定好,底座支承是否緊固,樓板臨時支撐是否妥善等,確認無遺留問題存在,才可在另一樓層高度上進行吊裝作業。
        <六>、安裝過程中的技術檢驗

          應檢查固定基礎其表面平整度、混凝土強度、預埋件位置、排水溝設置等,均應符合要求。

        1、行走底架、基礎節、壓重安裝完畢后應重點檢查:

        (1)夾軌鉗的夾緊程度應牢固可靠。 (2)行走機構制動器應齊全完整,外觀情況良好。 (3)水平拉桿、斜拉桿和固定銷軸應安裝齊全,位置正確,符合規定。 (4)基礎節和底架的安裝位置(包括水平和垂直偏差)在允許范圍內,螺栓或銷軸齊全,緊固符合規定。 (5)壓重安裝位置正確,重量符合原廠說明書規定。

        2、標準節、頂升套架、回轉平臺安裝完畢后應重點檢查;

        (1)標準節的型號(指有加強節或多種標準節的)是否符合原廠說明書的規定;標準節和基礎節螺栓的預緊力應附合技術規定。 (2)頂升套架和標準節相對位置是否符合安裝工藝要求;引進小車的方向是否正確。頂升套架和回轉平臺的連接應牢固可靠,連接螺栓的預緊力應符合技術規定。

        3、駕駛室節、塔帽安裝完畢后,應重點檢查:

        (1)塔帽和駕駛室之間、駕駛室和回轉平臺之間連接應牢固可靠,連接螺栓的預緊力應符合技術規定。 (2)檢測行走臺車各行走輪和軌道支承點所組成的平面,對行走底架安裝回轉支承平面的不平行度應不大于1/1000。 (3) 檢測塔身軸心和支承面的垂直度誤差應不大于4/1000。

        4、平衡臂、起重臂、平衡重安裝完畢后應重點檢查:

        (1)平衡臂、起重臂和塔身之間連接是否緊固可靠,連接銷軸應無竄動,緊固符合技術要求。 (2)平衡臂、起重臂各節之間連接是否緊固可靠,緊固應符合技術規定。 (3)護欄、護圈等安全裝置是否齊全,牢固可靠。 (4)平衡臂、起重臂的拉索(或拉桿)安裝是否正確,受力均勻,連接緊固應符合技術規定。 (5)平衡重的重量、安裝位置和固定情況是否符合技術規定。 (6)檢測駕駛室供電電壓,其值應為380%±5%。 (7)對起升、變幅、回轉、行走(必要時)等工作機構進行試運轉,應平穩無異響,制動靈敏可靠。 (8)試驗各安全限位保護裝置,動作應靈敏可靠。

        <七>、頂升過程中的技術檢驗

        1、頂升前的準備和檢查:

        (1)檢查準備頂升的標準節。標準節的型號及數量應和需要頂升的高度相符,標準節和爬爪應無變形、開焊等現象。
        (2)檢查頂升套架和回轉平臺連接螺栓(或銷軸)是否牢固可靠,緊固應符合技術規定。
        (3)檢查套架導輪與塔身標準節的間隙,應符合原廠技術規定。
        (4)檢查液壓頂升系統,要求壓力穩定,壓力值符合規定,油路暢通無泄漏。

        2、頂升時應重點檢查:

        (1)每次松開標準節和回轉平臺(或過渡節)連接螺栓、銷軸之前,應檢查 塔吊是否處于頂升平衡狀態。回轉、變幅機構是否銷定,制動器工作是否可靠。
        (2)每次吊運下一節新加標準節之前,應檢查標準節和回轉平臺(或過渡節)之間的接口四角是否用工藝銷(或螺栓)臨時固定。
        (3)頂升全部完成后,檢查全部螺栓、銷軸的緊固應符合技術規定。

        <八>、附著錨固過程中的技術檢驗

        1、附著錨固前的準備和檢查

        (1)檢查附著框架,附著桿及附著支座等結構件應無變形、開焊、附著桿長度符合附著要求,螺栓、銷軸、墊鐵等緊固件齊全。
        (2)檢驗建筑物上附著點的強度應滿足附著的要求,結構尺寸符合安裝要求,附著點混凝土結構設計圖紙應存底備查。
        (3)對固定基礎進行檢驗,固定點的地面和基礎強度應符合附著要求。

        2、附著錨固完成后的重點檢查

        (1)附著框架在標準節的安裝位置是否符合原廠技術規定。
        (2)檢驗附著框架和標準節是否相對固定緊固,框架和標準節之間應無松動,各固定點螺栓緊固可靠,銷軸無松曠,墊鐵、楔塊等緊固件齊全可靠,符合技術規定。
        (3)附著桿的布置方式、水平面角度和垂直面角度應符合原廠技術要求。
        (4)附著桿各節之間、附著桿和附著支座以及附著框架之間連接緊固可靠,符合技術規定。 (5)附著桿最大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超長附著桿應有加固措施。
        (6)建筑物附著點的墻體結構應和附著支座連接牢固,螺栓、銷軸等連接件緊固可靠。
        (7)錨固完畢頂升到預定高度后,應檢查錨固點到起重臂鉸點的自由高度應符合原廠技術要求。標準節的組合方式符合技術規定。
        (8)檢測最高錨固點以下的塔身軸線垂直度偏差值應不超過相應高度的 2/1000。

        <九>、整機安裝完畢后的技術檢驗

        1、對各個工作機構進行檢驗和調整,要求各機構動作正確、平穩、無異響,制動靈敏可靠。 2、檢驗整機鋼結構應安裝正確,無變形、開焊、裂痕等。檢查所有連接點的緊固情況,螺栓、銷軸牢固可靠,緊固符合技術規定。
        3、對各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驗和調整,要求限位動作準確、靈敏、可靠。
        (1)起升機構超高限位,要求員鉤至起重臂(或起重小車)之間的安全距離不小于1~1.5m。
        (2)水平臂小車變幅的前后限位,要求起重小車限位停車位置,最外端距軌道終端止檔的距離不小于20~30cm。
        (3)大車行走限位停車位置,臺車最外端距軌道極限安全止檔的距離不小于 50cm。
        4、 對力矩保護裝置進行校驗,力矩保護精度縱使誤差不大于8%。
        5、 再次檢測塔身和基礎平面的垂直度偏差不起過4/1000。 經過以上分階段及整機檢驗后,安裝塔吊的自檢驗收工作即告完成。

        <十>、塔吊的穩定性驗算

          塔吊抗傾覆穩定性校核應遵照 GB3811—83“起重機設計規范”中的有關規定進行。

        1、 無風、靜載穩定性校核

          驗算工況是:起重臂處于最大幅度位置(對于小車變幅起重臂小車位于最大幅度),起重臂指向下坡方向,無風,起重機靜置并負有額定載荷, 塔式起重機無風靜載工況下抗傾覆穩定性按下式驗算: 0.95MK——KLML——MD≥ 0 式中MK——由塔吊自重及壓重產生的穩定力矩; ML——塔吊負載對傾覆邊的力矩; KL——載荷系數,查GB3811—83,取為1.4; MD——由坡度因素而產生的傾覆力矩。

        2、有風、動載穩定性校核

          驗算工況是,起重臂處于最大幅度位置(對于小車變幅臂架,小車位于最大幅度),風從平衡臂吹向起重臂,塔式起重機負有額定荷載并正在工作中。 塔吊有風動載工況下的抗傾覆穩定性按下式驗算: 0.95MK——KLML——MW——MD≥0 式中MK——由塔吊重及壓重產生的穩定力矩; KL——載荷系數,查GB3811—83,取為1.15; ML——由起重機額定載荷產生的傾覆力矩; MW——由作用于塔吊各部的風荷及作用于荷載迎風面的風荷所產生的傾覆力矩; MD——由工作機構工作、起、制動以及風荷動力作用、坡度因素而產生的傾覆力矩。

        3、突然卸載(或吊具脫落)穩定性校核

          驗算工況是,起重臂仰起處于最小幅度(對于小車變幅起重臂,小車位于臂根處),風從起重臂吹向平衡臂,塔式起重機突然卸載或吊具突然脫落。 在此工況下,塔吊抗傾覆穩定性按下式驗算 0.95MK——MO——MW——MD≥0 式中MK——由塔吊自重及壓重產生的穩定力矩; MO——由于突然卸載而造成的傾覆力矩,查GB3811-83,可大 致取為0.2QHL(QH 為額定載荷,L 為幅度); MW——由作用于塔吊各部的風荷所產生的傾覆力矩; MD——由于坡度等因素而造成的傾覆力矩。

        4、安裝狀態時穩定性校核

          上回轉塔吊在塔身立起后的穩定性按下式驗算 Pw1h≤0.95CPG 式中Pw1——工作狀態最大風力(N); h——風載荷合力作用點距地高度(m); 浙江天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塔吊搭拆專項施工方案 - 16 - PG——塔吊已架立部分的重量(t); C——塔吊已架立部分重心至傾翻邊的水平距離(m)。

        七、裝塔工作的注意事項:

        1、 塔吊安裝時根據場情況選用 16 噸汽車吊,各部件吊起約 20 ㎝時將上面的雜物清理干凈,檢查平衡,檢查吊具吊索的安全系應大于6 倍以上,就位時緩慢進行,禁止撞擊。
        2、安裝好平衡臂后盡快裝好吊臂,不得使塔身單方向受力的時間過長。
        3、塔吊頂升時要注意觀察標準節,凸耳、橫梁、棘爪、套架表面結構,有無脫焊、裂縫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修復后再操作頂升。
        4、附著的焊接應有專業焊工焊接,不得有漏焊、夾渣、虛焊。
        5、各部分的欄桿、平臺等安全防護裝齊。
        6、電線、電纜必須扎好,液壓站做好防雨防蟲。

        八、安全技術措施

        1、現場施工技術負責人對塔吊作全面檢查,對安裝區域安全防護作全面檢查,組織所有安裝人員學習安裝方案。塔吊司機對塔吊各部機械結構作全面檢查,電工對電路,操作控制、制動系統作全面檢查。吊裝指揮對已準備的機具、設備、繩索、卸扣、扎頭等作全面檢查。
        2、參加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時要系好安全帶,一律穿膠底防滑鞋。
        3、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四級風以上或大雨時應停止作業,并作好應急防范措施。
        4、高空作業工具不得亂放、不得高空拋擲。
        5、所有工作人員不得擅自按動鈕或撥動開關等。
        6、安裝人員嚴禁酒后上崗,嚴禁無防護的上下交叉作業。
        7、夜間作業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8、以塔吊為中心20 米內嚴禁非安裝人員入內,由現場安全負責警戒。
        9、服從統一指揮,明確所采用的聯絡方法和信號。
        10、司機上崗前進行使用技術交底,經抽檢合格后上崗。

        九、塔吊的使用要點

        1、塔吊的使用,應遵照國家主管部門頒發的規程和條例。同時也要遵守使用說明書中的有關規定。
        2、塔吊的工作環境溫度為-20~40℃,最大工作風壓為250N/m2,最大非工作風壓為700N/m2。當風速超過6 級時應停止使用,在得到風暴警報時,應將塔吊暫停,并加纜風繩固定。
        3、保持塔吊上所有安全裝置的靈敏有效。每月應檢查一次。發現失靈的安全裝置,必須及時修復或調整。所有安全裝置調整妥當后,嚴禁擅自觸動,并應加封(如火漆或鉛封),以防止私下調節。
        4、塔吊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所有電氣設備外殼應與機體牢固連接,每半年要檢查一次。
        5、電源電壓應達到 380V,其變動范圍不得超過±20V。配電箱應設置在塔吊 附近,電源開關應符合要求。電纜卷筒必須靈活有效,不得拖纜。
        6、本塔吊在中波無線電廣播發射天線附近工作時,凡與吊鉤接觸的作業人員,均應戴絕緣手套和絕緣鞋。
        7、在進行保養和檢修時,應切斷塔吊的電源,并在電源配電箱和鐵殼開關上掛“有人工作,不得合閘”警告牌。

        十、塔吊基礎承載力計算

          11#塔吊基礎計算書 本計算書主要依據施工圖紙及以下規范及參考文獻編制:《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等編制。

        <一>、塔吊的基本參數信息

          塔吊型號:QTZ63, 塔吊起升高度H:73.000m, 塔身寬度B:1.6m, 基礎埋深D:0.700m, 自重F 1 :671kN, 基礎承臺厚度Hc:1.350m, 最大起重荷載F 2 :60kN, 基礎承臺寬度Bc:5.000m, 樁鋼筋級別:HPB235, 樁直徑或者方樁邊長:0.600m, 樁間距a:4m, 承臺箍筋間距S:165.000mm, 承臺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40mm, 承臺混凝土強度等級:C25; 額定起重力矩是:630kN·m, 基礎所受的水平力:30kN, 標準節長度:2.8m, 主弦桿材料:角鋼/方鋼, 寬度/直徑c:120mm, 所處城市:浙江紹興縣, 基本風壓ω 0 :0.45kN/m 2 , 地面粗糙度類別為:C類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郊區,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μ z : 1.54 。

        <二>、塔吊基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和彎矩計算

          塔吊自重(包括壓重)F 1 =671.00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載F 2 =60.00kN; 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向力F k =F 1 +F 2 =731.00kN;

        1、塔吊風荷載計算

          依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中風荷載體型系數: 地處浙江紹興縣,基本風壓為ω 0 =0.45kN/m 2 ; 查表得:荷載高度變化系數μ z =1.54; 擋風系數計算: φ=[3B+2b+(4B 2 +b 2 ) 1/2 ]c/(Bb)=[(3×1.6+2×2.8+(4×1.6 2 +2.8 2 ) 0.5 )×0.12]/(1.6×2.8)=0 .392; 因為是角鋼/方鋼,體型系數μ s =2.215; 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取:β z =1.0; 所以風荷載設計值為: ω=0.7×β z ×μ s ×μ z ×ω 0 =0.7×1.00×2.215×1.54×0.45=1.075kN/m 2 ;

        2、塔吊彎矩計算

          風荷載對塔吊基礎產生的彎矩計算: 浙江天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塔吊搭拆專項施工方案 - 19 - M ω =ω×φ×B×H×H×0.5=1.075×0.392×1.6×73×73×0.5=1797.86kN·m; M kmax =Me+M ω +P×h c =630+1797.86+30×1.35=2468.36kN·m;

        <三>、承臺彎矩及單樁樁頂豎向力的計算

        1. 樁頂豎向力的計算

          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5.1.1條,在實際情況中x、y軸是隨機變化的,所以取最不利情況計算。 N ik =(F k +G k )/n±M yk x i /∑x j 2 ±M xk y i /∑y j 2 ; 其中 n——單樁個數,n=4; F k ——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向力標準值,F k =731.00kN; G k ——樁基承臺的自重標準值:G k =25×Bc×Bc×Hc=25×5.00×5.00 ×1.35=843.75kN; M xk ,M yk ——承臺底面的彎矩標準值,取2468.36kN·m; x i ,y i ——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方向距離a/2 0.5 =2.83m; N ik ——單樁樁頂豎向力標準值; 經計算得到單樁樁頂豎向力標準值 最大壓力:N kmax =(731.00+843.75)/4+2468.36×2.83/(2×2.83 2 )=830.04kN。 最小壓力:N kmin =(731.00+843.75)/4-2468.36×2.83/(2×2.83 2 )=-42.66kN。 需要驗算樁的抗拔!

        2. 承臺彎矩的計算

          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5.9.2條。 M x = ∑N i y i M y = ∑N i x i 其中 M x ,M y ——計算截面處XY方向的彎矩設計值; x i ,y i ——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方向距離取a/2-B/2=1.20m; N i1 ——扣除承臺自重的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N i1 =1.2× (N kmax -G k /4)=742.92kN; 經過計算得到彎矩設計值:M x =M y =2×742.92×1.20=1783.00kN·m。

        <四>、承臺截面主筋的計算

          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7.2條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 α s = M/(α 1 f c bh 0 2 ) δ = 1-(1-2α s ) 1/2 γ s = 1-δ/2 A s = M/(γ s h 0 f y ) 式中,α l ——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α 1 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α 1 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得1.00; f c ——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11.90N/mm 2 ; h o ——承臺的計算高度:H c -40.00=1310.00mm; f y ——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f y =210.00N/mm 2 ; 經過計算得:α s =1783.00×10 6 /(1.00×11.90×5000.00×1310.00 2 )=0.017; ξ =1-(1-2×0.017) 0.5 =0.018; γ s =1-0.018/2=0.991; A sx =A sy =1783.00×10 6 /(0.991×1310.00×210.00)=6538.89mm 2 。 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構造最小配筋面積為: 5000.00×1350.00×0.15%=10125.00mm 2 。 建議配筋值:HPB235。承臺底面單向根數40根。實際配筋值。

        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