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nt3m4"></nobr>
  • <progress id="nt3m4"></progress>
  • <progress id="nt3m4"></progress><samp id="nt3m4"><ins id="nt3m4"><ruby id="nt3m4"></ruby></ins></samp>
    <b id="nt3m4"><ins id="nt3m4"><ruby id="nt3m4"></ruby></ins></b><progress id="nt3m4"></progress>

      1. <menuitem id="nt3m4"><ins id="nt3m4"></ins></menuitem>

        <menuitem id="nt3m4"><strong id="nt3m4"></strong></menuitem>
        <samp id="nt3m4"><ins id="nt3m4"></ins></samp>
        塔吊施工方案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塔吊施工方案

        XXXX 煤礦精煤倉工程 塔吊基礎特殊地基處理方案

        [ 關鍵詞:塔吊基礎 發表日期:2015-07-07 01:29:32 ]

        一、編制依據

        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7-2002);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 15-31-2003);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 (2006 年版);
        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5.《簡明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手冊》;
        6.《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7.《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J119-2001);
        8.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
        9.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GB/T 13752-92);
        10.河北磁縣申家莊煤礦工業廣場巖土工程勘查報告。

        二、工程概況

          該工程為煤礦二座精煤倉,總高度為 55.5 米,兩個筒倉直徑均為 22.7 米,為圓形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基礎為筏型底板,箱基,中間內設 4 個由筒壁支撐,鋼筋砼漏斗結構,倉上部為鋼筋混凝土錐殼,在錐殼上部設有局部2 層的框架。

        三、塔吊選型

          為考慮筒倉的垂直運輸,滿足兩個筒倉的滑模施工,由于現場東側離東倉 6 米左右有一高壓線,使用兩臺塔吊現場條件、場地受限制,因此特安排一臺大型塔吊,選用TC5015塔吊。由于精煤倉東側為35KV 高壓線(根據申家莊煤礦甲方提供的數據),根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 規定,塔吊的大臂應與高壓線的水平投影距離保持最小為8 米。為保證施工有效距離及安全問題,因此塔吊需要設在西側(塔吊大臂最前端與高壓電水平投影有效距離為 10 米),在精煤倉施工過程中,塔吊水平作業面與高壓電垂直距離小于 4 米或超過高壓線時,塔吊大臂48 米上增設小車限位器即小車最大能在大臂上運行48mi(詳見塔吊 布置圖1)。

        四、TC5015塔吊的技術資料

          根據塔吊租賃廠方技術資料,塔吊基礎承臺為5m×5m×1.28m(高),所需地耐力為35T/M2, 塔吊獨立(自由)高度39 米,達到39 米時自重為600KN;若增加標準節至60 米后,自重為 700KN,標準節為 2.8 米,標準節重量為 9KN,最大起重量為 60KN,工作最大半徑為 50 米,在50 米半徑處吊裝最大重量為15KN。

        五、現場的地質狀況

          根據地質報告,第一層為雜填土(矸石),深度6-7 米深,第二層為粉質粘土,有2.4 米深;第三層為粘土,第四層為強風化頁巖,根據地質資料看出,地質條件相當差,難以滿足 塔吊的 350KN 的地基承載力要求,因此,考慮進行特殊地基處理,考慮用擴孔灌注樁,并以強風化層作為樁基持力層。

        六、樁基設計

          根據查得地質資料,結合現場建設單位精煤倉工程人工挖孔樁的情況,塔吊基礎樁需要伸入強化層 3 米。樁基選型為人工擴孔灌注樁(Φ800mm),底部擴孔到Φ1200mm,樁長根據現場實際開挖情況確定,樁長>16 米。單樁承載力設計值為 2000KN,布置 4 根,具體樁位布 3 置圖詳見附圖。 1、 樁及承臺設計 為保證塔吊盡快投入使用,具體設計如下: 混凝土強度采用C35,并加早強劑(8%摻量), 每根樁配筋:主筋采用螺紋18,共13 根;箍筋采用Φ10,樁上部1/3 為,樁下部2/3 為。 樁深鋼筋保護層厚度為50mm。底部擴孔為Φ1200 米,高度為200mm, 鋼筋籠制作:縱向鋼筋焊接連接,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為35d,且不小于500mm 長度范圍內,鋼筋籠外側需設混凝土墊塊或其它有效措施。 護壁:因上部 4.5 米深矸石層,采用混凝土護壁,混凝土 C20,內配圓 10mm 鋼筋,水平及豎向間距均為200mm,水泥采用42.5R 早強水泥。 上部塔吊基礎承臺: 塔吊基礎承臺按照租賃單位提供的預埋式基礎圖上進行調整,承臺改為5 米*5 米*2 米,具體詳見附圖。

        七、塔吊基礎設計(四樁)計算

        (一)、計算參數

        1、塔吊參數

          塔吊型號 QZT63E(TC5013),臂長50.00m,安裝高度60.00m,當塔吊安裝到31 米時,安裝附著架,在20 米,38 米分別安裝一道附墻架。風荷載及塔吊自身等產生的水平荷載為35KN。塔身尺寸 1.64m。垂直力 Fv=700KN(塔吊自身重量)+60KN(塔吊最大起重量)=760KN 彎矩 M=50*15(小車到達塔吊頂點且提升最大重量產生彎矩)+42.4*25(塔吊橫桿自身重量產生彎矩)=1660KN.m

        2、塔吊受力分析

          根據以上分析塔吊基礎受力情況如下: 荷載工況 基礎荷載 P(kN) M(kN.m) Fk Fh M MZ 工作狀態 760 35 1660 25 非工作狀態 700 35 900 0 比較樁基礎塔吊的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受力情況,塔吊基礎按工作狀態計算 Fk=760.00×1.2=912.00kN Fh=35.00×1.4=49.00kN Mk=1660.00×1.4=2324kN.m h F h 基礎頂面所受傾覆力矩基礎所受扭矩基礎頂面所受水平力基礎頂面所受垂直力 M = z M = F = F = k z M F k 塔吊基礎受力示意圖 M 5

        3、樁頂以下巖土力學資料(按樁長16 米進行最不利受力分析)

          序號 地層名稱 厚度 L (m) 樁側土摩阻力特征值 qsia(kPa) 持 力 巖層 端 阻力 特 征值 qpa(kPa) 樁側巖層和樁端巖層單軸抗壓強度 frs、、frp(kPa) qsia i (kN/m) 抗拔摩阻力折減系數 λ i λ i qsia* i (kN/m) 1 雜填土 4.5 -10.00 -45(泥漿護壁) 0.40 -18 2 粉質粘土 6.8 70 476 0.40 190.4 3 卵石土 2.2 130 286 0.50 143 4 強分化砂巖 2.5 95 2000 238 0.60 142.8 樁長 16m ∑qsia*Li 955 ∑λ iqsia*Li 463.9

        4、基礎設計主要參數

          基礎樁采用4 根φ 800 擴孔灌注樁,樁頂標高-20.25m; 樁混凝土等級C35,fC=16.7N/mm 2 ,EC=3.15×10 4 N/mm 2 ; ftk=1.57N/mm 2 ,樁長16m,護壁厚100mm; 鋼筋HRB335,fy=300N/mm 2 ,Es=2.00×10 5 N/mm 2 ; 承臺尺寸長(a)=5m,寬(b)=5m,高(h)=1.28m; 樁中心與承臺中心水平1.5m,承臺面標高-18.97m; 承臺混凝土等級C35,ft=1.57N/mm 2 ,fC=16.70N/mm 2 ,γ 砼=25kN/m 3 。 Gk=a×b×h×γ 砼×1.2 =5×5×1.28×25×1.2=960kN 6 塔吊基礎尺寸示意圖

        (二)、單樁允許承載力特征值計算

        1、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

        (1)、按地基土物理力學指標與承載力參數計算

          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按下列公式計算: Ra= Rsa+Rpa Rˊa= RA/2(注:位計算保守期間,把Ra 減半進行驗算) Rsa=μ ∑qsia i Rpa=qqaAp 式中Rsa-樁側土總摩阻力特征值; 7 Rpa-持力巖層總端阻力特征值; μ p-樁嵌巖端截面周長; Ap-樁截面面積,對擴底樁取擴大頭直徑計算樁截面面積; Ap=π d 2 /4=3.14×1.2 2 /4=1.13m 2 Rsa=u∑qsia i=π d∑qsia i=3.14×0.80×955.00=2399kN Rpa=qpaAp =2000×1.13=2260kN Ra= Rsa+Rpa=2399+2260=4659KN Rˊa=4659/2=2329.5KN

        (2)、樁身截面強度計算

          樁身混凝土強度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按下式驗算樁身截面強度: p c c A f Q 式中 ψ c-工作條件系數,灌注樁取0.7~0.8(水下灌注樁取較低值),預制樁取0.8~ 0.9; fc-樁身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 Ap-樁身橫截面面積; Q-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單樁豎向設計值。 Ψc=0.8 ΨcfcAp=0.8×16.7×1000×1.13=15096.8kN

        2、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計算

          管樁的水平承載力特征值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按下式計算: oa x Ha EI R 3 式中:RHa-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 EI-樁身抗彎剛度,對于非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EI=0.85ECI0; χ oa-樁頂容許水平位移; υ x-樁頂水平位移系數; α -樁的水平變形系數,按規范式(10.2.19)確定; 5 I E mb c o 8 m-土的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 b0-樁身計算寬度(m); I-樁截面慣性矩; EC-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I=(π /64)d 4 =(3.14/64)×0.4096=0.020094m 4 EI=3.15×10 7 ×0.020094=630951.6 查m=6.00×10 3 kN/m 4 , Xoa=0.01m,bo =0.9(1.5d+0.5)=1.53m α =(mbo/ ECI) 0.2 =(6.00×1000×1.53/630951.6) 0.2 =0.43 RHa=(α 3 EI/υ x)χ oa=((0.43^3×630951.6)/0.94)×0.01=522.55kN 3、單樁抗拔力特征值計算 樁抗拔力的驗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按下式計算: o i sia i p ta G l q R 9 . 0 式中G0-樁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計算; qsia-樁側土摩阻力特征值; μ p-樁周長,μ p=π d; λ i-抗拔摩阻力折減系數。 0.9G0=0.9×0.5024×16×25=180.9kN(假定地下水在灌注樁以下,具體見施工過程) Rta=upΣ λ iqsia i +0.9G0=2.512×483.9+180.9=1346.2kN

        (三)、單樁樁頂作用力計算和承載力驗算

        1、軸心豎向力作用下 Qik=(Fk+Gk)/n=(912.00+960)/4=468kN 軸心豎向力468KN<2329.5KN,滿足要求。 2、偏心豎向力作用 按照Mx 作用在對角線進行計算,Mx=Mk=2324kN.m yi=1.5m Qik=(Fk+Gk)/n±Mxyi/Σ yi 2 =540.5±3566.85÷9=540.5±396.3 = { 936.8kN < 1.2Ra=2795.4kN 單樁承載力滿足要求 < Ψcfc Ap =15096.8kN 樁身混凝土強度滿足要求 144.2kN>0 無抗拔驗收要求 3、水平力作用下 9 Hik=Fh /n=49.00/4=12.25kN<RHa=522.55kN 單樁水平力12.25KN<522.55KN,滿足要求。

        (四)、抗傾覆驗算

          a1=1.50+0.40=1.90m,bi=3+0.40=3.40m, 傾覆力矩M 傾=M+Fhh=1660.00+35.00×1.4×30=3130kN.m 抗傾覆力矩M 抗=(Fk+Gk)ai+2Rtabi=(760.00+1250)×1.90+2×1346.2× 3.40=3819+9154.16=12973.16 kN.m M 抗/M 傾=12973.16/3130=3.97 抗傾覆驗算4.14>1.6,滿足要求。

        (五)、灌注樁插筋抗拔計算

          插筋采用鋼筋,fy=300N/mm 2 ,取13×Φ18 As1=13×254=3306mm 20 樁頂鋼筋抗拔驗算=1000×1698.50÷3÷2÷3306=85.6N/mm 2 樁頂鋼筋抗拔驗算57.3 N/mm 2 均小于300 N/mm 2 ,不會拔出鋼筋滿足要求。

        (六)、承臺受沖切、受剪切承載力驗算

        1、按照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明確承臺受沖切、受剪切承載力采用驗算ho 的高度來判斷樁對承臺的沖切,可按下式計算: 10 8 2 c c l o u f F h ki l Q F F 2 . 1 n F n Q k o k 式中Fι -作用于沖切破壞錐體上的沖切力設計值; fc-承臺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 μ c-柱截面周長; F-作用于柱底的豎向壓力設計值; ∑Qki-沖切破壞錐體范圍內各基樁的凈反力(不計承臺及其上覆土重)之和; Fk-作用于柱底處的豎向壓力標準值; n-樁數; n0-沖切破壞錐體范圍內的樁數。 Fι =F-1.2Σ Qik=Gk+Fk=760.00+1250=2010KN uc=4*3.14×0.8=10.05m, ho=2.0-0.07=1.93m 2×( Fι / fc) 0.5 -uc/8=2×(2010000÷16.7) 0.5 -10050÷8=614mm<h0=1210mm 承臺有效高度614mm<1930mm,滿足要求。

        2、驗算塔吊對承臺的沖切: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8.2.7 條。 驗算公式如下: 式中 β hp --- 受沖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不大于800mm時,β hp 取1.0.當h大于等于2000mm時,β hp 取0.9,其間按線性內插法取用;取 β hp =0.9; f t --- 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取 f t =1.57MPa; h o --- 基礎沖切破壞錐體的有效高度;取 h o =1.95m; a m ---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計算長度; a m =[1.60+(1.60 +2×1.95)]/2=3.55m; a t ---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的上邊長,當計算柱與基礎交接處的受沖切 11 承載力時,取柱寬(即塔身寬度);取a t =1.6m; a b ---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在基礎底面積范圍內的下邊長,當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落在基礎底面以內,計算柱與基礎交接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取柱寬加兩倍基礎有效高度;a b =1.60 +2×1.95=5.50; F l ---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作用在A l 上的地基土凈反力設計值。 Fl=Pj*Al=Fk=760*1.4=1064KN 允許沖切力:0.7×0.9×1.57×3550.00×1950.00=6847044.75N=6847.04kN > F l = 1064kN; 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所以能滿足要求!

        (七)、承臺配筋計算

          把塔吊基礎作為承臺,配筋按塔吊基礎配筋確定(由塔吊租賃單位提供的塔吊基礎確定)。

        (八)、計算結果

          基礎樁:4 根φ 800 人工灌注樁,樁頂標高-20.25m,樁長16.00m;樁混凝土等級C35,樁頂插筋 13×Φ18;長(a)=5m,寬(b)=5m,高(h)=1.28m ;樁中心與承臺(塔吊基礎)中心 1.50m,承臺面標高-18.97m. 12 塔吊基礎平面圖

        八、承臺的配筋

          把塔吊基礎作為承臺,混凝土采用C35,配筋按塔吊基礎進行配筋,灌注樁進入承臺10cm,灌注樁鋼筋錨入承臺按35d=35*18=630 計算。 分三層鋼筋配筋。

        九 材料及主要機具:

        1、材料

        1.1 水泥:采用早強普通硅酸鹽水泥(P.O42.5R),根據現場成孔深度分批進場。
        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根據現場成孔深度分批進場。
        1.3 石子:粒徑為 0.5~3.2cm 的卵石或碎石;樁身混凝土也可用粒徑不大于 5cm 的石子,且含泥量不大于2%,根據現場成孔深度分批進場。
        1.4 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

        2、器具

          三木搭、卷揚機組、手推車或翻斗車、鎬、鍬、手鏟、釬、線墜、定滑輪組、導向滑輪組、混凝土攪拌機、吊桶、溜槽、導管、振搗棒、插釬、粗麻繩、鋼絲繩、安全活動蓋板、防水照明燈(低壓36V、100W),通風及供氧設備、揚程水泵、木轆轤、活動爬梯、安全帽、安全帶等。

        3、模板

          模板采用組合式鋼模,弧形工具式鋼模四塊(或八塊)拼裝。卡具、掛鉤和零配件。木板、木方,8 號或12 號槽鋼等。

        十、人員及進度安排

        1、勞動力供應計劃

        1.1 挖灌注樁人員安排:根據人工擴孔灌注樁的特點的勞動力主要是壯工且勞動強度大,安排壯工8人,每孔2人一組進行施工;配備相關安全、技術、生產管理人員4人,進行24小時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進行領導安全巡查,保障安全施工,后勤保障人員4人進行挖土運土、人工攪拌混凝土、2名電工保證抽水泵、照明、卷揚機等用電設備的檢修和供電。共計18人
        1.2 灌注樁、承臺(塔吊基礎)澆注人員安排:鋼筋工2人,混凝土工2人,生產、技術、安全管理4人,攪拌站3人(1人開機,2人配料)、混凝土采用人工運輸需要3人、電工2人.共計16人 勞動力安排表

        2、進度安排

          計劃工期為12 天,安排如下:1、挖孔8 天(;2、灌注樁3 天;3、承臺(塔吊基礎)1 天,具體安排見下表 人工擴孔灌注樁、承臺(塔吊基礎)施工橫道圖 序號 工序 日期(4 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 人工挖灌注樁孔 2 灌注樁鋼筋加工綁扎 3 灌注樁澆注 5 承臺混凝土墊層 6 承臺鋼筋加工機綁扎 7 承臺混凝土澆筑 注:挖孔工期按與外包單位合同確定,4 孔同時每天下 2 米,遇現實復雜地質情況、雨天可增加工期,其它工序順延。 分項工程 工種 管理人員 合計 壯工 鋼筋工 砼工 電工 挖灌注樁 12 / / 2 4人 18人 灌注樁、承臺澆注 6 2 2 2 4人 16人 15

        十一、人工挖土擴孔灌注樁及承臺的施工方法

        (一) 現場作業條件分析

        1 人工開挖樁孔,井壁支護根據地勘提供的土質特點、地下水分布情況進行現場分析,遇水應進行降水位至樁低以下 0.5m 左右(后再進行施工,本工程選用挖集水坑直接降水),編制降水方案,確保施工安全。
        2 現場技術人員熟悉場地的地下土質、水文地質資料,做到心中有數。確保施工的正常進行。
        3 按基礎平面圖,設置樁位軸線、定位點;樁孔四周撒灰線。測定高程水準點。放線工序完成后,辦理預檢手續。
        4 按設計要求分段制作好鋼筋籠。
        5 人工挖孔操作的安全至關重要,開挖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操作前對吊具進行安全可靠的檢查和試驗,確保施工安全。

        (二)操作工藝

        1 工藝流程: 放線定樁位及高程 → 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 → 支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 → 澆筑第一節護壁混凝土 →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 → 架設垂直運輸架 → 安裝電動葫蘆(卷揚機或木轆轤) → 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泵、通風機等 → 開挖吊運第二節樁孔土方(修邊) → 先拆第一節支第二節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 → 澆第二節護壁混凝土 →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 → 逐層往下循環作業 → 開挖擴底部分 → 檢查驗收 → 吊放鋼筋籠 → 放混凝土溜筒(導管) → 澆筑樁身混凝土(隨澆隨振) → 插樁頂鋼筋 → 承臺鋼筋加工安裝模版安裝 16 → 承臺混凝土澆筑
        2 放線定樁位及高程:根據塔吊平面布置圖定位塔吊,再根據灌注樁布置圖確定灌注樁的定位。
        3 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開挖樁孔應從上到下逐層進行,先挖中間部分的土方,然后擴及周邊,有效地控制開挖孔的截面尺寸。每節的高度應根據土質好壞、操作條件而定,一般以0.9~1.2m 為宜。
        4 支護壁模板附加鋼筋:為防止樁孔壁坍方,確保安全施工,成孔應設置井圈,以現澆鋼筋混凝土井圈作為支護,與土壁緊密結合,穩定性和整體性能均佳,且受力均勻。護壁選 100 厚,主筋為15Φ10,箍筋選護壁模板采用拆上節、支下節重復周轉使用。模板之間用卡具、扣件連接固定,防止內模因受漲力而變形。不設水平支撐,以方便操作。 第一節護壁以高出地坪 200mm,以便擋土、擋水。樁位軸線和高程均應標定在第一節護壁上口,護壁厚度取100mm。護壁作法見附圖:
        5 澆筑第一節護壁混凝土:樁孔護壁混凝土每挖完一節以后應立即澆筑混凝土。人工澆筑,人工搗實,混凝土強度為C20,坍落度控制在100mm,確保孔壁的穩定性。
        6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及標高:每節樁孔護壁做好以后,必須將樁位十字軸線和標高測設在護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線對中,吊線墜向井底投設,以半徑尺桿檢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隨之進行修整,井深必須以基準點為依據,逐根進行引測。保證樁孔軸線位置、標高、截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
        7 架設垂直運輸架:第一節樁孔成孔以后,即著手在樁孔上口架設垂直運輸支架。要求搭設穩定、牢固。
        8 用木吊架、木轆轤或人工直接借助粗麻繩作提升工具。地面運土用手推車或翻斗車。
        9 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泵和通風機。
        9.1 在安裝滑輪組及吊桶時,注意使吊桶與樁孔中心位置重合,作為挖土時直觀上控制樁位中心和護壁支模的中心線。
        9.2 井底照明必須用低壓電源(36V、100W)、防水帶罩的安全燈具。樁口上設圍護欄。
        9.3 樁孔上人員密切注視觀察樁孔下人員的情況,互相響應,切實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9.4 當地下水量不大時,隨挖隨將泥水用吊桶運出。地下滲水量較大時,吊桶已滿足不了排水,先在樁孔底挖集水坑,用高程水泵沉入抽水,邊降水邊挖土,水泵的規格按抽水量 18 確定。應日夜三班抽水,使水位保持穩定。地下水位較高時,應先采用統一降水的措施,再進行開挖。
        9.5 樁孔口安裝水平推移的活動安全蓋板,當樁孔內有人挖土時,應掩好安全蓋板,防止雜物掉下砸人。無關人員不得靠近樁孔口邊。吊運土時,再打開安全蓋板。
        10 開挖吊運第二節樁孔土方(修邊),從第二節開始,利用提升設備運土,樁孔內人員應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員應拴好安全帶。吊桶離開孔口上方1.5m 時,推動活動安全蓋板,掩蔽孔口,防止卸土的土塊、石塊等雜物墜落孔內傷人。吊桶在小推車內卸土后,再打開活動蓋板,下放吊桶裝土。 樁孔挖至規定的深度后,用支桿檢查樁孔的直徑及井壁圓弧度,上下應垂直平順,修整孔壁。
        11 先拆除第一節支第二節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護壁模板采用拆上節支下節依次周轉使用。如往下孔徑縮小,應配備小塊模板進行調整。模板上口留出高度為 100mm 的混凝土澆筑口,接口處應搗固密實。拆模后用混凝土或砌磚堵嚴,水泥砂漿抹平,拆模強度達到1MPa。
        12 澆筑第二節護壁混凝土:混凝土用串桶送來,人工澆筑,人工插搗密實。混凝土可由試驗確定摻入早強劑,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
        13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及標高:以樁孔口的定位線為依據,逐節校測。
        14 逐層往下循環作業,將樁孔挖至設計深度,清除虛土,檢查土質情況,樁底應支承在設計所規定的持力層上。
        15 開挖擴底部份:樁底為擴底樁。挖擴底樁應先將擴底部位樁身的圓柱體挖好,再按擴底部位的尺寸、形狀自上而下削土擴充成設計圖紙的要求;擴底部位的變徑尺寸為1∶4。
        16 檢查驗收:成孔以后必須對樁身直徑、擴頭尺寸、孔底標高、樁位中線、井壁垂直、虛土厚度進行全面測定。做好施工記錄,辦理隱蔽驗收手續。
        17 吊放鋼筋籠:鋼筋籠放入前應先綁好砂漿墊塊,保護層一般為70mm(鋼筋籠四周,在主筋上每隔3~4m 左右設一個φ 20 耳環,作為定位墊塊);吊放鋼筋籠時,要對準孔位,直吊扶穩、緩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鋼筋籠放到設計位置時,應立即固定。遇有兩段鋼筋籠連接時,應采用焊接(搭接焊或幫條焊),雙面焊接,接頭數按50%錯開,以確保鋼筋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
        18 澆筑樁身混凝土:樁身混凝土可使用粒徑不大于50mm 的石子,坍落度80~100mm,機械攪拌。用溜槽加串桶向樁孔內澆筑混凝土。混凝土的落差大于2m,樁孔深度超過12m 時,宜采用混凝土導管澆筑。澆筑混凝土時應連續進行,分層振搗密實。一般第一步宜澆筑到擴 19 底部位的頂面,然后澆筑上部混凝土。分層高度以搗固的工具而定,但不宜大于1.5m。
        19 混凝土澆筑到樁頂時,應適當超過樁頂設計標高,以保證在剔除浮漿后,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樁頂上的鋼筋插鐵一定要保持設計尺寸,垂直插入,并有足夠的保護層。
        20 承臺墊層的澆筑,要求符合《混凝土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
        21 承臺鋼筋的加工及安裝要求符合《混凝土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
        22 承臺混凝土為C35,要求符合《混凝土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

        十二、 質量標準

        1 保證項目: 1.1 灌注樁、承臺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1.2 實際澆筑混凝土量,嚴禁小于計算體積。 1.3 澆筑混凝土后的樁頂標高及浮漿的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1.4 混凝土保護層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 基本項目: 2.1 樁身直徑應嚴格控制。一般不應超過樁長的3‰,且最大不超過50mm。 2.2 孔底虛土厚度不應超過規定。擴底形狀、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樁底應落在持力土層上,持力層土體不應被破壞。
        3 允許偏差項目,見下表 人工成孔灌注樁允許偏差 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 1 鋼筋籠主筋間距 ±10 尺量檢查 2 鋼筋籠箍筋間距 ±20 尺量檢查 3 鋼筋籠直徑 ±10 尺量檢查 4 鋼筋籠長度 ±50 尺量檢查 5 樁位中心軸線 ±10 拉線和尺量檢查 6 樁孔垂直度 3‰L,且不大于50 吊線和尺量檢查 7 樁身直徑 ±10 尺量檢查 8 樁底標高 ±10 尺量檢查 9 護壁混凝土厚度 ±20 尺量檢查 注:L 為樁長。 20 4 護壁要求:護壁鋼筋混凝土為C20,上口護壁為200mm 厚,高度為200mm。下部護壁厚度為100mm,每節長度為1 米 護壁混凝土中鋼筋主筋為15Φ10,箍筋為Φ10@200。護壁施工必須與挖土同步,嚴禁超挖。 灌注及 承臺(塔吊基礎)施工按《混凝土質量驗收規范要求》進行質量控制。

        十三 、成品保護

        1 已挖好的樁孔必須用木板或腳手板、鋼筋網片蓋好,防止土塊、雜物、人員墜落。嚴禁用草袋、塑料布虛掩。
        2 已挖好的樁孔及時放好鋼筋籠,及時澆筑混凝土,間隔時間不得超過4h,以防坍方。有地下水的樁孔應隨挖、隨檢、隨放鋼筋籠、隨時將混凝土灌好,避免地下水浸泡。
        3 樁孔上口外圈應做好擋土臺,防止灌水及掉土。
        4 保護好已成形的鋼筋籠,不得扭曲、松動變形。吊入樁孔時,不要碰壞孔壁。串桶應垂直放置,防止因混凝土斜向沖擊孔壁,破壞護壁土層,造成夾土。
        5 鋼筋籠不要被泥漿污染;澆筑混凝土時,在鋼筋籠頂部固定牢固,限制鋼筋籠上浮。
        6 樁孔混凝土澆筑完畢,應復核樁位和樁頂標高。將樁頂的主筋或插鐵扶正,用塑料布或草簾圍好,防止混凝土發生收縮、干裂。
        7 施工過程妥善保護好場地的軸線樁、水準點。不得碾壓樁頭,彎折鋼筋。

        十四 、應注意的技術安全問題

        1 垂直偏差過大:由于開挖過程未按要求每節核驗垂直度,致使挖完以后垂直超偏。每挖完一節,必須根據樁孔口上的軸線吊直、修邊、使孔壁圓弧保持上下順直。
        2 孔壁坍塌:因樁位土質不好,或地下水滲出而使孔壁坍塌。開挖前應掌握現場土質情況,錯開樁位開挖,縮短每節高度,隨時觀察土體松動情況,必要時可在坍孔處用砌磚,鋼板樁、木板樁封堵;操作進程要緊湊,不留間隔空隙,避免坍孔。
        3 孔底殘留虛土太多;成孔、修邊以后有較多虛土、碎磚,未認真清除。在放鋼筋籠前后均應認真檢查孔底,清除虛土雜物。必要時用水泥砂漿或混凝土封底。
        4 孔底出現積水:當地下水滲出較快或雨水流入,抽排水不及時,就會出現積水。開挖過程中孔底要挖集水坑,及時下泵抽水。如有少量積水,澆筑混凝土時可在首盤采用半干硬性的,大量積水一時又排除困難的情況下,則應用導管水下澆筑混凝土的方法,確保施工質量。
        5 樁身混凝土質量差:有縮頸、空洞、夾土等現象。在澆筑混凝土前一定要做好操作技術交底,堅持分層澆筑、分層振搗、連續作業。必要時用鐵管、竹桿、鋼筋釬人工輔助插搗, 21 以補充機械振搗的不足。
        6 鋼筋籠扭曲變形:鋼筋籠加工制作時點焊不牢,未采取支撐加強鋼筋,運輸、吊放時產生變形、扭曲。鋼筋籠應在專用平臺上加工,主筋與箍筋點焊牢固,支撐加固措施要可靠,吊運要豎直,使其平穩地放入樁孔中,保持骨架完好。
        7 南側有矸石山,注意采取防護措施。同時經過安檢員檢查驗收。
        8 下雨期間嚴禁施工,停雨后待停半天在進行施工。
        9 材料運輸時,注意邊坡位置的塌方,加設擋坡板,防止小車慣性下沖。
        10 進行護壁時,底部嚴禁人員交叉作業;進行挖孔時注意上部雜物墜落。
        11 施工時樁側周圍做好警示標志,以防夜間人員墜落。
        12 樁周圍1.5m 范圍內嚴禁堆土,挖出的土方及時運走,防止塌方。
        13 人工挖孔樁孔必須設置應急軟爬梯供人員上下井,使用電葫蘆、吊籠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不得使用麻繩和尼龍繩吊掛或腳踏井壁凸緣上下。電葫蘆宜用按鈕開關,使用前必須檢查其安全起吊能力。
        14 每日開工前必須檢測井下有毒有害氣體,并有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樁孔開挖深度超度10m 時,應有專門向井下送風設備,風量不宜少于25L/s。
        15 孔四周必須設置護欄,一般加0.8m 高圍欄圍護。搭設帳篷,進行降水防水。
        16 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 范圍內,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的安全造成影響。
        17 挖孔樁各孔內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用,孔上電纜必須架設2.0m 以上,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孔內電纜、電線必須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的措施。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V 以下的安全燈。
        18 用地必須保障安全,規范用電,防止出現觸電危險
        19 灌注樁、承臺混凝土澆筑時應注意以下安全要求:振搗手在使用振動棒作業時,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好膠鞋。振動棒嚴禁在鋼筋上,愣別振搗,避免把電機燒毀。
        20 作業人員禁止用濕手開或關電源,以防觸電。
        21 作業時,臨邊防護必須完整、有效,嚴禁無防護作業。
        22 砼澆筑時,采用布料桿布料,布料桿固定架采用直徑φ 48.5 的鋼管搭設,橫立桿間距均為1500,布料桿底座與固定架用鋼管固定牢固,保證砼輸送時,布料桿穩定、不搖晃、不傾斜。
        24 基礎砼澆注時基槽四周臨邊防護完整,上下走人行馬道,在槽邊不得向槽里投擲物體.

        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