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Z5313塔吊安裝方案,安裝位置、程序、安全措施
[ 關鍵詞:QTZ5313塔吊安裝 發表日期:2012-11-05 10:49:18 ]
QTZ5313塔吊安裝方案:方案制定、塔吊布置、基礎的驗算及安裝位置的確定、進場前期準備與現場安裝準備、塔吊安裝施工進度計劃、塔吊的安裝總高度、安裝作業程序、現場供電、安裝塔吊所需的設備、機具和材料、安裝后的試車、安裝作業人員及分工、防碰撞措施、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環境保護與職業健康保證措施。
一、工程概況
本標段為鄭州市軌道交通1 號線土建施工06 標段,標段起點為動力南路與博學路交叉路口西北角,向東北斜穿規劃博學路、東風渠、學苑南路,沿規劃明理路向北,至金水東路路口斜向東,沿金水東路北側綠化帶一直往東,穿東四環、京珠高速至車輛段。06 標段主要包括博~體區間、出入線段區間等2 個區間和1 個明挖車站(體育中心站)。 體育中心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有效站臺寬度為12.0 米,車站設計覆土3.0 米。車站起點里程右DK34+698.250,終點里程DK34+997.650, 有效站臺中心里程DK34+770.000。 車站主體結構尺寸為:長299.400m,標準段結構寬度為20.7m,由于車站目前站位周邊均為魚塘和耕地,故采用放坡開挖法施工;車站南端為盾構區間,即博體區間。車站施工時,預留盾構始發井;車站北端為明挖區間,體育中心站基坑支護采用放坡開挖、自穩邊坡,坡面均采用噴射砼防護,局部采用土釘墻支護。 車站設1、2、3、4、5、6、7 等7 個出入口;車站設西南、東北2 處風道及風井。
二、編制依據
1.體育中心站場區總平面布置圖;
2.《體育中心站巖土工程勘探報告》(詳細勘查)(河南工程水文地質勘察院有限公司 2009 年7 月);
3.《QTZ5313塔吊使用說明書》;
4.體育中心站塔式起重機基礎施工方案。
三、塔吊布置、基礎的驗算及安裝位置的確定
1.經過對工地現場情況的勘察,依據《鄭州市軌道交通1 號線一期工程體育中心站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建筑物各樓層平面結構圖的核對。同時考慮到 鄭州市軌道交通1 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6 標段 體育中心站QTZ5313 塔吊安裝方案 3 / 12 操作者視野、使用中的便利、拆裝時汽車吊的進出、吊裝以及基礎承載力等因素。根據體育中心站主體結構的尺寸(長×寬×高:299m×20.5m×17m)、主體結構溝槽開挖尺寸(長365m,寬86~105m)及施工要求,現場布置三臺塔吊,三臺塔吊的回轉半徑分別為:1#塔吊53m、2#塔吊55m、3#塔吊53m。塔吊布置在第二、三級邊坡之間的平臺上(體育中心站采用放坡開挖的施工方法)。車站西側兩臺,東側一臺,由南向北分別為1#塔吊QTZ5313(主體結構西側)、 2#塔吊QTZ80F(主體結構東側)、3#塔吊QTZ5313(主體結構西側)。
2.確定1#塔吊的具體位置。
1#塔吊距主體結構西側外邊緣10.97m,距基坑西側周邊地面19.2m,承臺頂面距地面10m,塔吊基礎位于總平面布置圖中 ⑦~⑨軸之間;具體位置詳見塔吊總平面布置圖。
3.塔吊技術參數
本次所安裝的塔吊為生新鄉克瑞有限公司產的QTZ5313 型,該塔吊為水平臂架、小車變幅、上回轉自升式塔式起重機,最大工作幅度為53m,回轉半徑53m,塔吊安裝獨立高度為25m,最大起重量為6T,最大幅度處額定起重量1.3T,額定起重力矩為800KN·M。
4.塔吊基礎的設計與驗算
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使用要求及地勘資料制定塔吊基礎的設計方案、驗算和基礎的施工方案。根據《塔吊基礎施工方案》中的數據:基礎選用天然地基固定式灌注樁承臺式鋼筋砼基礎,承臺外形尺寸為4000mm×4000mm ×1350mm,塔吊基礎承臺配筋為Ⅱ級鋼Ф雙層雙向,兩網片之間設置馬櫈連接,馬櫈鋼筋Ф 。每個承臺下面施工4 根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直徑800mm,樁長12m,樁間距為2.5m,鋼筋籠縱向筋Ф 18,箍筋,加強筋Ф,鋼筋籠直徑700mm,承臺和灌注樁混凝土標號為C35,混凝土保護層為50mm。
四、進場前期準備與現場安裝準備
1.按照“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塔吊使用說明書、基礎設計資料、混凝土試塊報告、鋼筋材質報告以及地質勘探報告等內容,核實基礎相關的施工及質量要求。
2.測定基礎預埋件的高度誤差,以備調整墊板。
3.清點零部件的規格、數量,檢查儀器、儀表及工量具等。
4.詳細了解安裝場地狀況,由安裝隊長向吊車司機交代安裝程序及吊裝主要大件的尺寸、高度、重量等。
5.安裝隊長召集安裝作業人員,安全員及塔吊車司機落實安全技術措施,進一步明確各專項人員的位置及職責。
五、塔吊安裝施工進度計劃
1.2010 年3 月13 日剔樁頭(鉆孔灌注樁)。
2. 2010 年3 月14 日承臺基礎墊層混凝土施工。
3. 2010 年3 月14 日立承臺模板。
4. 2010 年3 月15 日承臺鋼筋綁扎、安裝塔吊預埋件。
5. 2010 年3 月16 日澆筑承臺混凝土。
6. 2010 年3 月17 日至2010 年3 月19 日混凝土養護。
7. 2010 年3 月20 日拆模板。
8. 2010 年3 月20 日至2010 年3 月21 日安裝1#塔吊。
六、塔吊的安裝總高度
1.塔吊的中心位置與主體結構西側外邊緣距離約 10.97 米。
2.根據該工程結構、層高、建筑物總高度,該塔吊相關技術參數以及施工進度的要求,本次安裝的最后獨立高度為35 米,回轉半徑為53m,可以滿足工程需要及現場施工要求。
七、安裝作業程序(步驟)
1.安裝預埋支腿
鄭州市軌道交通1 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6 標段 體育中心站QTZ5313 塔吊安裝方案 5 / 12 將預埋支腿置于基礎配筋內,測量四個支腿上平面的水平度,其誤差應在 1.5mm 以內,若超差則用楔形調整塊及鐵板等墊平,注意墊塊必須墊實墊牢,不允許墊塊有任何可能的松動。經檢查基礎配筋和支腿符合設計要求后,由安裝人員在現場指導再澆注承臺基礎混凝土。
2.安裝塔吊標準節
待承臺混凝土強度達到20Mpa 后,將標準節吊裝到預埋在基礎內的四個支腿上平面上,用高強螺栓將支腿和標準節連接好,再吊裝第二節標準節,用高強螺栓把第二個吊裝的標準節連接好,然后按從下向上直至把吊裝的標準節安裝到規定的高度。完畢后按程序再安裝其它的構件。
3.安裝套架回轉支承總成
下轉臺、回轉支承、上轉臺出廠時已用螺栓連為整體。用兩個U 形環套在上轉臺與塔帽連接的耳板上,將回轉支承總成吊裝到套架頂部上,用銷軸把套架與下轉臺作為一體后,將總成吊裝套在標準節上,再調整好8 個套架滾輪與標準節的間隙(間隙為2-4 毫米)用高強螺栓將標準節上下轉臺連接好。 注:
(1)可將液壓頂升泵站放在靠近頂升油缸的套架平臺上。
(2)套架8 套滾輪要事先裝在套架上。
(3)安裝套架時,大窗口與標準節有支承塊一面的方向相反。
4.在地面上先把塔頂與過渡節連接好,然后將塔頂上的平臺、攔桿扶梯、導向輪組裝好,為使安裝平衡臂、起重臂方便,事先在塔頂的左右兩邊各裝上一根平衡臂拉桿,起重臂前后拉桿各一根。隨后把塔頂吊到上轉臺上,用銷軸將塔頂與上轉臺連接好。吊裝時應將塔頂垂直的一側朝向吊臂方向。
5.安裝平衡臂總成
在地面上將平衡臂連接好,然后把起升機構、電控箱、電阻箱、平衡臂拉桿裝在平衡臂上,并固定好,用U 型環套在平衡臂的四個安裝吊耳上,吊起平衡臂用銷軸將平衡臂與塔帽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然后將平衡臂逐漸抬高,直到將平衡臂拉桿用銷軸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然后慢慢將平衡臂放下,至拉桿完全受力,檢查各銷軸連接部位及其它裝配部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再吊裝兩塊平衡重安裝在平衡臂尾部。 注意:吊裝平衡臂時嚴禁將鋼絲繩直接穿在安裝吊耳上,以免將鋼絲繩磨斷。
6.安裝起重臂總成
(1)在塔吊附近平整的枕木上,拼裝好吊臂,把吊臂靠在約0.6 米高的支架上,先將維修吊藍緊固在變幅小車上,將變幅小車裝在吊臂根部最小幅度外,并收緊變幅小車的鋼絲繩,以小車在載重情況下不松馳為宜(出廠時變幅機構已裝在吊臂根部節上)。再將吊臂剩余拉桿按要求拼裝好后與吊臂上的吊點用銷軸連接,穿好開口銷,用鐵絲將拉桿捆在吊臂上,注意要捆牢。 (2)按說明書要求掛繩,試吊是否平穩,否則可適當移動掛繩位置,起吊吊臂總成至安裝高度,根部與塔帽上的鉸孔用銷軸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然后將起重臂逐漸抬高,至起重臂拉桿用銷軸連接并穿好開口銷,緩慢的將起重臂放下,直至拉桿完全受力。檢查各銷軸連接部位及其它裝配部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將剩余的平衡重塊吊裝到平衡臂上的安裝位置。
(3)吊裝完畢后,按說明書的相關要求,進行起升鋼絲繩的纏繞。鋼絲繩從起升機構卷筒上放出,經塔帽上起重量限制器上的滑輪向下,在通過上接架上的導向滑輪向前,再繞到變幅小車和吊溝滑輪組,最后固定在起重臂前端。
(4)整機安裝完畢后,應檢查塔身的垂直度,在前后臂所處的方向檢查側面的垂直度,允差不大于4/1000,再按電路圖的要求接通所有電路的電源,試開動各機構進行運轉,檢查各機構運轉是否正常,同時檢查各處鋼絲繩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若有機械結構磨擦鋼絲繩應及時排除。
7.頂升標準節到所需高度。
(1)將起重臂回轉引入標準節的方向。
(2)調整好頂升套架與塔身之間的間隙以2~5mm 為宜。
(3)吊起一節標準節連同引進小車放入引進軌道上,然后吊起一節標準節或相當的重量,把起重小車置于適當位置,使上回轉部分處于平衡位置。
(4)開動液壓泵,操縱手柄,將液壓缸橫梁的銷子插入標準節踏步銷孔中,檢查各部無誤時,再拆下下支座與塔身標準節之間的連接螺栓,然后開始頂升,待上部結構升高1.45m 后,用爬爪支撐在踏步上,收回活塞桿,再次頂升,等活塞桿再次全部伸出后,用液壓缸支撐著起重機上部,將標準節引入。
(5)將標準節與塔身對正,操作液壓將標準節徐徐放下,裝上并擰緊與塔身連接的螺栓。 這樣就完成了接高一節標準節的全部工序。 下次吊裝標準節之前,轉臺與塔身之間,每根主桿至少緊上一條連接螺栓,當吊好一節達到平衡后,再拆開后連的這四條連接螺栓,再次重復頂各過程,直到所需高度為止,再將下支座與塔身用螺栓聯接好。
八、現場供電
要保證該塔吊的正常安裝使用,須保證安裝現場不小于40KW 的供電容量,同時須在塔吊安裝位置附近留有電源接口,且須配置電箱(內置100A 漏電保護器)。
九、安裝塔吊所需的設備、機具和材料
汽車式起重機及安裝所需各種工量具、吊具、索具、儀器、輔助材料、安全防護用品的落實到位。 序號 名稱 規格 數量 需用時間 備注 1 汽車起重機 25t 1 輛 1 天 2 載重汽車 東風EQ140 2 輛 2 天 3 起重鋼絲繩 Φ17 4 根 鄭州市軌道交通1 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6 標段 體育中心站QTZ5313 塔吊安裝方案 8 / 12 4 起重鋼絲繩 Φ13 4 根 5 鉛絲 8# 10KG 1 天 6 大錘 2 把 1 天 7 扳手 8#~15# 2 套 1 天 8 墊木 6 根 1 天
十、安裝后的試車
1.試車準備:須對塔吊各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符合相關要求后,方可進行試車,并準備相應的試車荷載。
2.起升吊鉤在全高范圍內上、下2~3 次,變幅小車,全幅度范圍來回跑2~ 3 次;回轉左、右共3 圈范圍運行,觀察運轉是否平穩,有無沖擊現象,有無不正常聲響。各限位開關是否起作用。減速機有沒有漏油、滲漏現象。起升制動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解決。
3.運行試驗
(1)空載運行
起升吊鉤在全高范圍內上下2~3 次,變幅小車,全幅度范圍來回跑2~3 次;回轉左右共3 圈范圍運行,觀察運轉是否平穩,有無沖擊現象,有無不正常聲響。各限位開關是否起作用。減速機有沒有漏油、滲漏現象。起升制動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解決。
(2)負載試驗 負載試驗包括:
1)先按最大幅度額定負載吊重,吊起來后,從內向外變幅,直到最大幅度,觀察臂架和塔身變位情況,有無不正常現象。
2)按最大起重量的70%吊重,吊起來后,上、下幾次,同時在相應的幅度范圍內來回幾次,左右回轉幾次。看運行是否正常,結構變形正常否,起升機構減速機溫升是否過快。
3)吊最大額定起重量,在容許范圍內運行,看運行情況。再略微超幅度,看力矩限制器是否起保護作用。再在5%范圍內超載,看起重量限制器是否動作,報警斷電。如一切正常,證明安全裝置已調試好。如安全機構不起作用,必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
4)靜態超負荷試驗。小車開到最大起重量的取大幅度范圍內,將起重量限制器短路,不起作用。將載荷加到1.25 倍額定最大負荷值,提起約0.5-0.8m 高,靜態在空中停20 分鐘,測量是否有下溜現象。觀察結構件是否有永久變形現象。此試驗一般在新產品型式試驗時才作,老塔吊安裝后可以不作。因為老塔吊結構承載能力早已接受過試驗,不會突變。
十一、安裝作業人員及分工
姓 名 性別 年齡 崗 位 職 責 證書編號 齊慶州 男 36 安裝隊長 安裝現場全面負責指揮 41000300500197 王可建 男 22 起 重 工 負責液壓泵站操作 41000300502376 元大兵 男 31 起 重 工 安裝頂升作業 41000300500198 李茂勝 男 20 信 號 工 現場警戒及吊裝 41000300831208 王資軍 男 32 起 重 工 現場警戒及吊裝 41000300831212 元海玉 男 42 起 重 工 安裝頂升作業 41000300831209
十二、防碰撞措施
根據工程需要,現場裝有三臺塔吊,1#塔吊起重臂長為53 米、2#塔吊起重臂長為55 米,3#塔吊起重臂長為53 米,而1#塔吊與2#塔吊最小中心距101.8 米,所以起重臂間有碰撞可能,3#塔吊與2#塔吊最小中心距101.3 米,所以起重臂間有碰撞可能,為防止碰撞事故發生,特制定以下措施:
1. 兩臺塔吊安裝高度應保持一定的高差,(QTZ5313)1#低位塔吊安裝獨立高度為35 米,(QTZ80F)2#高位塔吊安裝獨立高度為25 米(吊鉤升至最高點)與低位的塔吊之間,在任何情況下,其垂直方向的間隙不得小于2 米。
2.司機每班工作前須先檢查、調試制動系統。
3.應盡量避免各起重機在回轉半徑內重疊作業。
4.塔吊不作業時,吊鉤起升到最高位置,小車駛至靠駕駛室位置,起重臂盡量按順風向停置。
5.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有正式的操作合格證和上崗證,并且應與塔吊組相對固定,無特殊原因不得隨意更換指揮人員。
6.塔吊與信號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對講機經統一確定頻率后必須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改頻率,要專機專用,不得轉借。
7.指揮過程中嚴格執行信號指揮人員與司機的應答制度,即信號指揮人員發出動作指令時,塔吊司機應答后,信號指揮人員方可發出塔吊動作指令。
8.指揮過程中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時刻目視塔吊吊鉤與轉臂過程,同時還須環顧相鄰塔吊的工作狀態,并發出安全提示語言。安全提示語言必須明確、簡短、完整、清晰。
9.將塔吊相交的區域設為吊裝警戒區,并設立明顯標志。
10.兩臺塔吊在相交區域進行有計劃的批量工作時,要事先安排好塔吊進入該區域的先后順序。
11.在吊裝警戒區,要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1)低塔讓高塔:低塔在轉臂前應先觀察高塔運行情況再進行作業。
(2)后塔讓先塔:在兩塔吊塔臂作業交義區域內運行時,后進入該區域 塔吊要避讓先進入該區域的塔吊。
(3)動塔讓靜塔:在兩塔吊塔臂交叉區作業時,進行運轉的塔吊應避讓處于靜止狀態的塔吊。
(4)輕車讓重車:兩塔吊同時運行時,無載荷塔吊應主動避讓有載荷塔吊
十三、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1.所有參與施工人員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思想,一切行為必須以安全為重。
2.專職安全員隨時隨地檢查安全生產情況,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堅決制止,并備案。定期組織公司全體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并建立個人臺帳。
3.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各工種都要穿好各自的生產防護用品。
4.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杜絕無證操作,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5.嚴格按步驟施工,安裝、拆卸塔吊期間施工各環節必須銜接緊密。
6.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應符合安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按照規程規范進行架設,禁止任意拉線接電。
7.施工現場設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間照明、危險潮濕場所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燈具,配電系統設置兩級觸電保護。
8.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遵守施工現場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9.現場電工作業人員要嚴格按照電工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禁違章作業。
10.由于在車站西側平行于車站方向有一排高壓線桿,為防止西側塔吊吊裝作業過程中碰到線桿,發生觸電事故。故將QTZ5313塔吊安裝獨立高度由原來的25m調整到35米。
十四、環境保護與職業健康保證措施
1.執行項目部及施工現場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
2.工作中嚴禁打鬧玩笑,不做與工作無關之事,嚴禁酒后作業。
3.進入施工現場的車輛,要減速慢行,降低揚塵。
4.嚴格遵守現場環境保護制度,不亂扔廢棄物,做到活完底清。
5.在本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我們將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令,重視環境工作,加強環保教育,貫徹環保法規,強化環保管理,盡力維持在規定的施工活動范圍之外的植物、樹木的原狀,并做好做到少擾民和降低環境污染。
6.設備、材料按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的規劃位置放置整齊、機械、設備及時歸位維護保養,保證現場場容場貌清爽整潔衛生。